“臣有奏報!”大行令王恢出列。
“百越又起戰端,東甌國向我朝求援。閔越受南越指使起兵攻打東甌。南越有吞併百越之勢!”
“撮爾小國!臣願帶兵十萬,掃平百越!”太尉田蚡出列,豪言激越。
“新皇登基,怎能輕言兵戈!田太尉爭功之心,也太盛了!”傳使謁者汲黯瞪著田蚡,“國喪之期,靜晴侯郅都出兵匈奴,已是逾違祖制!”
“那南越分明是欺我新皇年幼!如不還以顏色,趙眜真以為我主弱國疑,要興風作浪!”田蚡憤憤然回應道。
“主弱國疑?!”劉小豬氣得漲紅了臉,抬手欲拍案几,轉臉看到皇太后在簾後輕輕擺手,示意他不要衝動。
“臣以為,可派一辯臣為欽差,前去宣旨平息戰端。若不能止亂,再派兵前往。”左丞相竇嬰進言。
“哪位愛卿願前往?”劉徹清澈有神的眼睛,環視眾臣。
眾人不語。
“難道這朝堂之上,再無陸賈陸大夫?”劉徹輕輕嘆口氣。
百越是我國古代南方很古老的一個族群,因其分佈極廣,支系繁多,互不統屬,但皆為“越”人,所以泛稱“百越”或“百粵”。
其中分佈在今浙江紹興一帶的越人,史稱“于越”;分佈在今浙江南部甌江流域即溫州一帶的越人,史稱“東越”,又稱“東甌”;分佈在今福建福州一帶的越人史稱“閩越”;分佈在今廣東境內及其以南的越人,史稱“南越”;分佈在今廣西境內及其以南的越人,史稱“西甌”,亦稱“駱越”。
不論于越、東越、閩越、南越和西甌,自古以來同中原的交往就是源遠流長的,有著內在不可分割的聯絡。嶺南諸地氣候溼熱,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地域遼闊,接受中原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又無統一的政權同中原相對抗。因此,秦始皇在統一中原後,南征百越,開疆拓土。
自秦始皇二十七年至秦始皇三十二年,秦軍對百越發起了大規模的戰略進攻,佔領了嶺南的絕大部分地區。
秦南征百越之後,設了桂林、南海、象郡三郡。修建新道,開鑿靈渠,遷徙移民,輸入中原農業生產技術和手工業生產技術,出現了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整個社會生產方式和社會生活條件的改變,使嶺南的歷史真正翻開了新的一頁。
秦末戰亂,南海郡守任囂,在病床上任命龍川縣令趙佗為南海郡郡尉,撒手西去。
趙佗立即封鎖南海郡所有通往中原的關卡,殺掉秦國所派官吏,換成自己的心腹。
一切安排妥當,趙佗以閃電之勢將桂林郡、象郡收入囊中,自立為南越武王。一個小小的龍川縣令,成了稱霸一方的諸侯,孤懸中原政權之外。
當中原的硝煙塵埃落定,漢高祖劉邦自然不會對百越之地視而不見。但連年的戰亂,百姓疲弊,百廢待興。天子六駕,皇帝車輦連六匹同色的馬都找不齊,百官上朝只能坐牛車,也實在是打不起了。
那就尋求和平解決吧!至於你南越國心裡認不認我這個大漢皇帝無所謂,只要你趙佗能俯首稱臣,把表面上的文章做足我就心滿意足了。
高皇帝劉邦需要一位能言善辯的說客出使南越,最後儒生陸賈承擔了這個光榮而又艱鉅的任務。
公元前198年,陸賈來到南越。趙佗盤著南越人的截髮頭髻,攤開兩腳坐著接見他。很顯然,趙佗沒有把漢使當回事。他就是要用這種方式折辱漢使,要其知難而退,他好繼續當他的山大王。
但陸賈卻是一位天才外交家,南越國現在就是他的舞臺。
“你的祖墳在中原,你的宗親在中原,你在中原長大,卻不守中原禮儀。天高皇帝遠,就可忘宗忘典,如此放肆嗎?”
“漢帝國的將軍摩拳擦掌都想來教訓你!只因為天下剛剛安定,不宜再起戰端,皇帝才壓住了眾將軍的火氣。項羽號稱西楚霸王,雄武善戰,結果又怎樣?”陸賈咄咄逼人,義正辭嚴。
陸氏外交,不多廢話,開門見山抓重點。
陸賈的話讓這位南越武王心中一顫。是呀,以南越國目前的力量,壓根就無法與強大的漢帝國拼命,看來也只有向大漢稱臣這一條狹窄的路可走。
但趙佗還想繼續裝逼,畢竟是在自己的地盤麼,不能將底褲露出來。
“你覺得蕭何、韓信、曹參他們和我相比誰更厲害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