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為拉攏賜劍,衛綰卻說:“先帝已賜給我六柄劍了,臣不敢再接受賞賜。”
景帝很驚訝地問:“很多人,皇帝賜劍後,拿去換田地生利。難道你還把那些劍儲存至今麼?”
衛綰說:“臣都保留著。”
取來六柄劍看,劍都在鞘中,不曾取用過。
劉啟感慨衛綰之忠誠,命其為河間王劉德太傅。劉德是慄姬第二子,太子劉榮之弟。
衛綰以其忠誠敦厚謹慎,沒有其他雜念而得文景二帝信任。更因文帝遺言“雄主”和景帝屬意劉小豬為繼承人,在廢黜太子之爭上,堅定支援追隨景帝。
在景帝劉啟病重臨危時,王娡命衛綰到北軍接管衛尉,衛綰奉命行事。康復後的景帝擢升他為中尉,即是京城的軍區司令。足見景帝對其信任。
衛綰是文帝的車伕出身,論文韜武略,根本不沾邊。優點是忠誠,抱定老闆大腿,不換老闆不撒手。這大概是老闆都喜歡的老實人。本著不讓老實人吃虧的觀點,文景二帝對衛綰也頗多賞賜。
所以王娡總覺得,以衛綰的忠厚為太子太傅,差了那麼點意思。不是好人就一定能教出好學生,而且是文治武功,將成為千古一帝的學生。
“陛下可否為徹兒多指派師傅?觸類旁通,博採眾長,才是徹兒求學之道。”王娡說著,轉臉喚侍女寧兒,“把蛋羹奉上。陛下許久沒吃本宮做的蛋羹了。”
先是去陽陵邑撲滅疫情,後又私訪梁國,及至回京,又是竇太后病重,王娡擔心景帝體弱操勞,舊疾復發。
若不是王娡精心養護,每日用蟲草加水研磨成液,蒸制蛋羹給劉啟服食,景帝也不會瀕死回生,康復如常。
“太子太傅衛綰,太子洗馬汲黯,朕覺得可以了。”劉啟陰沉著臉。
“陛下覺得可以就好。還是先把蛋羹吃了吧!”王娡接過寧兒捧來的食盤,放到景帝面前。
景帝劉啟臉上抽了一下,磨磨蹭蹭拿起羹匙,吃了兩口,表情難以名狀。
“陛下,是蛋羹不適口?”王娡關切地問。
“朕,今日沒胃口,吃不下了!”劉啟把蛋羹推到一邊,“朕去長樂宮看看母后。皇后一向為慈母,勿要對太子過於嚴厲!”說完匆匆走了。
王娡看看剩下的蛋羹,不由皺起眉頭……
*
“姁兒感覺怎樣?孕中可要好好養身體。”王娡看著王皃姁有些蒼白的臉,未免擔心。
“平日還好,只是乏力。適逢陰天,總覺心慌,喘不上來氣。”姁兒蹙眉。
王娡拿起姁兒的手,指甲是蒼白的,掌心也不是很紅潤。這是貧血的表現。
“太醫開藥,用了怎樣?”見王皃姁搖頭,王娡轉臉吩咐盛兒,“去膳房傳本宮旨意:採買雞肝、羊肝食材,給含章殿王夫人蒸制調味送來!”
“姐姐,我不吃!”王皃姁忙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