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劉啟和皇后王娡,打量著這幅萬民傘。
萬民傘由黑色的絲綢製成。與皇帝的華蓋一樣,圓圓的頂,繡滿了“福壽”二字。圓頂下圍三層黑色絲綢,四個方位,是刺繡的金絲團龍,三層的下邊緣,繡的是金色祥雲紋。團龍間,紅色絲線繡了“瞷”“利”“朱”“葉”“姬”等姓氏的二百多人名字。最下層的絲綢,垂著紅色纓絡,綴有貝殼磨製的亮片。
這樣一柄精工刺繡的萬民傘,哪裡是十多天能趕製出來的?何況疫情導致人心惶惶,誰有心情去張羅做萬民傘?再加上文景二帝尚節儉,精繡和細雕均是不倡導的,有多少繡娘耗費多長時間,才能繡成這多團龍和名字?必定是有人提前製成,尋機送給皇帝。
雖然是疑竇叢生,景帝劉啟和皇后王娡,還是十分欣喜的。正是瞌睡了來個枕頭。哪個好大喜功的皇帝,不喜歡拍馬逢迎的順民?何況是千秋之後給自己守陵邑的子民?
於是,景帝劉啟大筆一揮,一道聖旨,減免了陽陵邑一年的賦稅。萬民傘被立在未央宮的前殿,供朝臣觀瞻。
王娡暗中冷笑:這些豪族大戶,之所以能成豪族,都是有些手段的,不少和官員勾結,攫取利益。表現成順民,是初開乍到,觀望後伺機而動,拉關係找靠山。待有機會,她要去看看,那些提議把欽差大人供奉在宗族祠堂裡的人……
“皇后,你何時去梁國?”景帝劉啟鬱郁地問道。
“陛下覺得臣妾應何時動身?”知道搪塞不過,王娡就順著劉啟的話問。
“皇后代朕去看看臨江王,之後就啟程吧!”
“臨江王?榮兒已回京?”
“已回京三日,他在廷尉府大獄。一直求面見朕……唉!”劉啟沉沉嘆息。
“為何要臣妾見他?”王娡問道。
“魏其侯竇嬰知榮兒回京,泡在廷尉府,牽絆郅都不便行動。榮兒見不到朕,又要見皇后……你,去吧!”景帝劉啟眼中似有淚光,忙轉身背對王娡。
做父親的要殺親子,還要置身事外,髒活讓別人幹。王娡冷冷一笑。
也難為劉啟了!和慄姬少年夫妻,初嘗恩愛,又第一次做父親。對第一個女人,第一個兒子,何嘗不是全情投入呢?可為了江山傳代,大漢昌盛,屠子滅妻,心痛卻不會手軟。
大漢的皇帝,都是政治動物。文帝由代國入京稱帝,除呂氏王后及四子,不也是如此?
王娡又怎能推辭?臨江王劉榮,返京已三日。夜長夢多,若是竇太后知道了,插一腳進來,後果難料。魏其侯呀,你竇嬰攪進來到底想做什麼?
*
“參見皇后娘娘!”廷尉郅都和魏其侯竇嬰,見王娡到來,施禮下拜。
“二位愛卿平身!”王娡微笑,“本宮方從陽陵邑歸來。聞聽臨江王在此,要見本宮。有何要事?”
“這……”郅都看看魏其侯,等他講話。
“這是廷尉府。何事,自然是郅廷尉知曉。”竇嬰撇得乾淨。
“郅廷尉,帶本宮去見臨江王。”王娡見狀,直接把竇嬰晾到一邊。
“臣遵命!”郅都恭恭敬敬帶著皇后娘娘,出了前殿,向後面的詔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