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陽陵邑到處是喧喝聲。
“欽差大人有令:所有人!不許喝生水,不生吃瓜菜,喝沸水,食蒸煮食物。吃食物前,洗手淨面!”
“所有人,戴口罩,穿好鞋襪,紮緊褲腳袖口,清理水窪臭溝,打掃床底櫃角,捕捉鼠類!”
“捕鼠上交者,每鼠賞錢一枚!”
“病人發熱,儘量使用溫涼水擦洗降溫,”王娡又囑咐醫師們,“如不是口渴,病人不用多喝水。”
原來的防疫思維是,給病人大量飲用祛熱除瘟的藥湯。這無疑會加重病人的腎臟負擔。
本來想按給景帝退熱止痛的方法,搗柳葉柳樹皮為泥外敷,給病人退熱止痛。顧慮到水楊酸人體代謝後經腎臟排出,怕是會加重病情。加之病人皮下出血,外敷可能導致面板刺激不適,還是用水擦洗降溫保險。
使王娡疑惑的是:出血熱傳染性不強,不存在人傳人,為什麼會全家十幾口染病盡亡?
“醫曹呢?來,把有疫的戶宅標記一下。”王娡讓醫曹和裡坊的里正,一起畫出平面圖。
原來只有兩個裡坊有疫情!而且這兩個裡坊還是緊鄰的!
陽陵在建,陽陵邑剛從濟南郡,河東郡,河南郡,梁國,遷了豪強大族來,人口並不密集。以裡坊為基本單元,便於編戶齊民和戶貲。
兩個緊鄰的裡坊,幾十戶人家,幾百口人,是什麼讓幾百口人在差不多的時間裡,如此集中感染了出血熱病毒?以致病死幾十人?
“帶本欽差去這兩個裡坊看看。”王娡要化身醫學神探,追索傳染源。
在有疫情的裡坊,王娡詳細詢問了住戶們的飲食習慣、食物儲存方式。
“都是皇帝逼我們遷來這裡!人生地不熟,水土不適!可憐我一家十幾口,死得就剩五口人!我父高熱不退!被抬走等死!……”一箇中年婦女,摟著兩個半大孩子,嘶聲痛哭。
“這位大嫂,皇帝很掛心諸位!特派本欽差來查明源頭、撲滅疫情!很快就會好的!”王娡一面說著,一面觀察這家的擺設。“這裡靠近京師,比原住地肯定好。子孫後代會感激你的遷徙。”
強遷陽陵邑的,都是原住地的豪強大族,戶貲十萬以上。加上此次遷守陵邑,帶獎勵性質,每戶補二十萬錢。這家的陳設還算奢華。
“孃親!我要喝水!”婦人摟著的那個大點的孩子叫。
“去廚下水缸裡,自己舀水。”婦人推那個孩子。
“大嫂,本欽差已下令,不許喝生水!您去給孩子燒水喝吧!”王娡急忙阻止。
“原來都是僕人去挑水煮飯……可家裡的人,死得只剩我和兩個兒子!”婦人哭訴,“我父與廚子,都病倒被抬走了!家裡無水無柴……水缸的水也要見底了……”
“娘!我不喝水!”那個小一點的孩子拉著哭泣的母親,“水裡有死老鼠!孃親我不要喝水!”
水裡有死老鼠!王娡聽得心驚!
“哪裡的水有死老鼠?!”王娡追問小孩子。
“阿升去挑水,說水裡有死老鼠,他給撈出來扔了!”小孩子瞪著純淨的眼睛說。
“阿升呢?去哪裡挑的水?”王娡又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