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漢民族的利益,最大化地出賣給了匈奴,挑起了兩大民族之間的本來就不和諧的關係,使匈奴和漢朝的關係進一步惡化。
在他的挑唆下,匈奴不但沒有被漢朝和親提供的大量生活、生產用品感化。相反他們貪得無厭的本性更加膨脹起來,用戰爭的手段向漢朝無休止地索取。引起了兩個民族間的長期戰爭。
大漢刑餘之人,在夷狄卻執一國權柄。
一方面,這個人背叛民族,投靠外族,窮兇極惡地貶低自己的文明,算計自己的母國,是個十惡不赦之徒。
另一方面,這個人才能出眾,智謀過人。匈奴單于對他言聽計從,待之以國士之禮,他也用毫無保留的忠誠,對待他的新主子,維護匈奴的利益。
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仇。國負一小民,又何能苛求小民?王娡對這個漢奸,是憎恨又欣賞的。
夏日已至。一場雨後,空氣清新,王娡讓宮人攙扶景帝到花園小憩。王皃姁帶著兩個多月的小皇子,來看望劉啟。
“朕的小皇子……”劉啟抱著小嬰兒,一臉慈祥。
病後餘生,看到小兒子,劉啟似乎更加感覺健康的可貴。小生命也帶給他信心和希望。
“陛下,”王皃姁淚水瑩瑩,“姁兒日夜掛心陛下龍體……”
“陛下龍體自然無恙,”王娡笑,“能有這麼可愛的小皇子,說明陛下龍精虎猛,歲延千秋!”
劉啟聽得心中高興,對王皃姁連道:“朕身體恢復如初。待秋狩,愛妃隨朕去上林苑!”
王娡擔心地看看妹妹。王皃姁生產時,大出血差點丟命。王娡直覺是王皃姁第一次有孕,被她用藥墮胎,傷了元氣。
劉啟稍一康復,就想歡愉之事,真是……可王皃姁不能再生孩子了!搞不好會丟命。
七月初七,是劉小豬的四周歲誕,景帝劉啟已然康健。
“彘兒天生聰穎過人,慧悟洞徹,進退自如。朕曾問彘兒:想不想做天子?他說:由天不由兒。只願每日居住宮垣之內,在父皇跟前開心陪伴!”景帝對王娡回憶劉小豬三歲時,父子倆的對話。
“彘兒博聞強記,求知慾特別強,尤愛讀書中古代聖賢帝王偉人事蹟,過目不忘。最近又讀伏羲龍圖龜冊。陛下可考問他一二。”王娡也對小豬的天賦驚歎不已,為之驕傲。
景帝劉啟深感詫異。劉小豬背誦伏羲以來,群聖所錄陰陽診候龍圖龜冊,數萬言無一字遺落。
“自今日起,彘兒更名為徹。目徹為明,耳徹為聰,鼻徹為顫,口徹為甘,心徹為知,知徹為德。”宴席之上,景帝鄭重宣佈。
劉彘改名為“劉徹”。“徹”字表示充滿智慧,達到聖德的要求。
劉徹!從此後,這個名字將永留史冊,彪炳千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