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景帝是有栽培劉彘之心的。王娡知道,她得替兒子拱拱火了!
“夢日入懷”,她已經造足聲勢,還有劉啟夢見赤豬入崇芳閣,高祖賜名“彘”為感應。下一步,她要怎麼做?
正沉思著,另外一個博士說道:“臣下看到過一卷魏國史官所著史書。堯幽囚,舜野死。”
舜囚禁了堯,最後殺了他,然後奪得帝位。舜上臺後,開始清算堯的死黨,其中就包括大禹的父親。大禹忍辱負重,靠著“治水”獲得了老百姓的支援,佔領了夏這塊地方,然後起兵擊敗了舜,將他流放於蒼梧之地,最終悽慘而死。
不對呀!傳說不是這樣的嗎?堯、舜、禹是脫離了低階趣味,道德無比高尚的上古聖王,他們的“禪讓制”,是中國歷史光輝的一頁,也是被推崇了幾千年的“任人唯賢”至高精神。
更讓人們津津樂道的是,舜帝殺了大禹的父親,大禹不計前嫌,沒有任何抱怨,還堅守在治水的第一線,三過家門而不入,最終成功戰勝了洪水,舜帝就把帝位禪讓給了大禹。
這、這、這!所謂的“禪讓”,竟然是政變!哪場宮廷奪權,不是血雨腥風、伏屍百萬?
驚懼不已的王娡,咬咬牙。王娡,你不能再善良軟弱了!你要狠起來!
慎夫人說:皇家子弟一出生身上就帶著原罪,便是你有資格去繼承大漢天下。不管你是不是渴望那個獨尊的權力,不論你是否要與他人爭鬥奪嫡,這樣的罪,從出生起便揹負在身,至死方休。在權力與政統的傾軋下,血緣不值一提,任何人擋在其面前,亦要被粉碎!不是你要別人活,別人就會讓你不死!只有成為贏者,才能保護好自己和孩子!
景帝幾日未見他的小豬,這天到崇芳閣來,正看到半歲的劉彘被雪兒抱著,哇哇大叫!
平兒、雙兒由王娡帶著寫字。姝兒拿著一個碎布縫製的花花綠綠的球,蹣跚地走著搖著,讓劉小豬看得眼熱,急得哇哇叫著表達自己的喜愛,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他轉臉看眾人笑也跟著笑,回過頭又對著姝兒姐姐哇哇叫,手腳亂彈!
“姝兒,”景帝俯身抱起她,“把球給皇弟玩一會兒好嗎?”
姝兒把球藏到身後搖頭,景帝只得勸她:“姝兒是姐姐……父皇讓人給姝兒做一個更好看的球!”
“謝父皇!”姝兒回應著,轉手把球丟向弟弟。
球碰到牆壁,落到地上。那劉小豬伸出手,探身掙著下地,雪兒就兩手掫在他腋下,扶著他向前走。
劉啟目瞪口呆地看著這個半歲的嬰孩,目光堅定,腳步穩健,咧著嘴,流著涎水,向他喜愛的球走去!
走到牆邊,劉小豬彎腰去撿球,腦袋眼看要碰到牆上!
“小心!碰頭!”劉啟和雪兒幾乎同時驚叫。
劉小豬似乎聽懂了大人的警告,居然一抬腳,將球踢滾到一邊遠離牆壁,才彎腰撿起,帶著勝利的笑容,學姐姐的樣子,抓著球在手裡搖!
“愛妃!這,這,這!”劉啟驚歎,“彘兒方半歲,就會走路,聽得懂話,做出反應!”
他放下姝兒,抱起劉小豬,用不敢相信的眼神,上下打量著他的兒子嘖嘆。
“所有的孩子,週歲才慢慢學步,有些還腿軟如草……彘兒!怎會如此早早走路?真是神仙轉世?!”
看景帝這般反應,王娡暗笑。
對劉小豬的教養,她也是用足了心思。她相信胎教,孕中便到天祿閣讀書,時常吟誦詩賦,以培養孩子的身心。飲食上,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除了防人暗中下毒,也是搭配好營養。所以劉彘的體格、智商應該是沒問題的。
新生兒有一種先天反應,叫“踏步反射”。大人手放嬰兒腋下,架著嬰兒直立,嬰兒的腳觸碰到地上,就會雙腳交替,做出走路的動作。
這是很多現代人都不知道的知識,不加訓練,“踏步反應”會很快消失,直到十個月左右,才會再出現。
也是樂萌週末去舞蹈培訓機構當老師時,在同樓層的“感統訓練”機構,偶然聽到一個幼教專家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