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哪裡不想盡快回京?兩個奶娃娃,一段時間不見,怕是要把她這個親孃都給忘記了吧。
但她給灶戶們提出了煮鹽的改進方案,是不是能實現預想的效果,也是她想知道的。幫助灶戶改進煮鹽技術,實現產品升級,讓群眾吃到優質食鹽,讓灶戶掙到錢,也是善莫大焉。
就當是打好群眾基礎吧!畢竟,這劉氏江山,將是她兒子的天下!
吳王劉濞?一個老菜梆子,收拾他不是手掐把拿?一邊站站吧!這次出來就是要翻他的底。
於是,王公子化身“王指導”,和灶戶們一起,吹海風,踩鹽泥,搭淋架,鋪茅草,磨豆漿,煮滷水……
季將軍和郅校尉,帶著侍衛們放下長劍,也化身勞工,和灶戶們拍肩摟背,稱兄道弟。
“恩人!這個,這個叫什麼?我又忘了名字!”原氏用陶盆端著豆腐,跑到王娡面前,殷切地問。
“豆腐,這個叫豆腐。”王娡回答著,看向扯著母親衣襟的柱兒。
“我娘說,酒館裡的人,說這是豬腦!比豬腦還好吃!”柱兒笑嘻嘻地說,“以前吃豆子肚脹,老是放屁!吃這個豆腐好,不放屁!”
柱兒的話,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錢與美食兼得。煮出了白花花的雪花鹽,又有豆腐這麼美味的副產品,怎不讓灶戶們興奮不已?十里八鄉來觀瞻取經的人,絡繹不絕。
一時間,豆腐成為最引人的美食。這附近的酒館,以豆腐而聞名,食客們趨之若鶩,讚不絕口。
“王公子,我們是不是該走了?”季布問王娡。
“走。我們去給辭行。大家收拾東西,明天準備上路。”王娡也成就感滿滿。
“貴人要走嗎?”杜封和灶戶們依依不捨,“我們商量了一下,明天去酒館,給貴人辦送行宴。”
“不必、不必!”王娡擺手,“我們急於趕路去辦事。在這裡已經停留時間不短了!”
“貴人是神仙啊!幫了我們這麼多,神仙賜福!”一個老人說著就要下跪。
祝松忙攙扶老人,“爹!”他羞澀地笑,“這是我爹。大家商量,要把我騰給貴人住的房子,給貴人塑像,建一個生祠……”
“什麼生祠?!不要不要!”王娡嚇壞了!
在她看來,樂萌作為藥學碩士,跟著導師,課題立項,拿經費,泡實驗室,發論文。除了給自己搗鼓些化妝品,真沒把所學知識用到實處。天天喊“產學研結合”,僅僅在這裡,在公元前,她好像實現了“產學研結合”。
年紀輕輕,要被人塑像供奉祭祀?建生祠,受供奉,是能續命還是受詛咒、早嗝屁?擔不起!
王娡奸笑幾聲:“好吧!大家要辦送行宴可以。千萬不要建生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