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娘娘要生了!”跟在後面的雪兒喊!
“快傳女醫!”看到王娡裙裾染血,劉啟喊道!
“傳女醫!”張嬤嬤慌慌張張地喊!
“平兒!我的寶貝女兒!”王娡躺在永巷一間屋子潮溼冰冷的地上哭泣。
是報應嗎?她拋下金俗,從來沒有牽掛,那是她的原身的女兒。可平兒……是她十月懷胎,一天天孕育的小生命,血脈相連!卻骨肉分離!
“娘娘!你不要哭、不要哭了!剛生產過身子弱,不能這樣啊!”雪兒哭泣著,把乾草攏起,墊到王娡身下。
“我只想見我女兒……”
王娡想起她哀求張嬤嬤:“嬤嬤,告訴殿下!我的女兒叫平兒,我要她平平安安長大!”
“唉!王良娣,孩子皇后讓太子妃來養。你放心吧!”張嬤嬤嘆氣,“你千不該萬不該,不該抄那幾句歌謠!好不容易平息遺忘的歌謠,你怎麼又搞出來!”
原來,這是皇家的隱痛!
淮南王劉長是高祖劉邦最小的兒子,文帝僅存的小弟弟,也是當初帝位候選人之一。
劉長驕橫跋扈,目無法紀。不僅公然擅殺闢陽侯審食其,並且趕走朝廷為淮南國所安排官員,自己重新任命,還擅自封爵侯94人。
劉長越來越放肆。文帝派人寫信教訓劉長。劉長卻糾集部眾圖謀造反。
可惜未及行動,事情敗露,文帝心善,派人逮捕劉長至長安,只革除了他的王爵,發配蠻荒的蜀地。
年輕氣盛的劉長竟絕食而死。文帝於是將沿途不敦促淮南王吃飯的縣官全給砍了!
之後就莫名其妙流傳了這個歌謠:“一尺布,尚可縫;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意思是:一尺布尚可縫而共衣。一斗粟尚可舂而共食。以天下之廣,劉氏兄弟因爭奪皇位利益而不能相容!
這個歌謠的傳播,是有人別有用心,針對文帝準備進行的削藩政策。眾口鑠金,氣得自詡“明君”的文帝也要絕食而亡!只得忍氣吞聲,把削藩計劃擱置……
“雪兒,我抄的那個歌謠,你聽說過嗎?”王娡抹去淚水,輕聲問道。
“沒有,”雪兒哭泣,“奴婢9歲進宮,一直不知道有這歌謠……”
“那,是有人別有用心!把那竹簡放到我的書案上。利用我們的無知單純,激怒太子和皇后!”
王娡恨恨地咬緊牙關。她,又一次被人算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