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86 林老爹有得忙了 (1 / 3)

林老爹和林大樹帶人忙活了十幾天,終於打造出了三個水車。

三個水車剛安裝完畢,本以為可以休息的林老爹和林大樹卻迎來了大善村和小和村的里長。

這事還得從林明安帶回來的同窗潘思明和宋世宏說起。

方家村人到曲溪村偷水的那天早上,林明安一早就帶著潘思明和宋世宏到山上去看水車和溝渠了,所以曲溪村和方家村人打群架的時候,他們壓根沒參與到。

三人在山上和田裡仔細地看了曲溪村引水的工程之後,頓時驚為天物。

潘思明和宋世宏當天下午就匆匆趕回自己村子去了。

宋世宏所在的大善村離泰河不遠,但是他們村的人不懂得引水,還是一桶一桶地挑水澆地。

他參觀完了曲溪村的灌溉工程之後,立刻回村和他們村的里長說了曲溪村的情況。

大善村的里長當然也聽說了曲溪村引水下山的事情,但是他並不知道原來曲溪村的人已經不需要人工灌溉莊稼了。

他聽宋世宏介紹了曲溪村的情況,立刻帶著村裡最有經驗的莊稼漢子到曲溪村考察了。

一番考察下來之後,他們覺得他們真的要向曲溪村學習,把泰河的水直接引到農田裡,這樣大家就不用那麼辛苦地挑水了。

潘思明家所在的小和村離泰河比較遠,但是他們村離泰河一路過去,沒有高山的阻攔,從泰河引水也是可以的。

他興奮地把自己在曲溪村的見聞和村裡人說了之後,他們村的里長立刻就跑到曲溪村參觀了。

大善村和小和村的里長參觀完了曲溪村,還找里長取了不少經驗,這才回去組織村人挖溝渠引水灌溉農田。

挖溝渠的事情容易解決,但是水車他們不會造啊,這事只能找林大壯和林大樹,他們兩個一連造了幾個水車之後,已經非常有經驗了。

他們願意幫別人造水車,當然不能白乾活,他們和林前前商量了一番,決定水車按大小定價,價格從五十兩到二百兩不等,水車越大,價格越高,水車越小,價格越低。

大善村、小和村都定了最大的水車,幾天之後,兩輛水車成功交付並安裝成功。

大善村、小和村的莊稼有水喝了!

這事一夜之間就傳遍了大春縣。

其他村子的人聽聞這事之後,紛紛打聽,這才知道兩個村子有了水源,完全是託了曲溪村的福,各個村子的人都跑到曲溪村取經。

他們考察完了曲溪村之後,綜合考慮了自己村子的情況,可以引水的都紛紛找林老爹和林大樹訂購水車。

這樣一來,林老爹和林大樹,以及村裡幾個幫著幹木工活的漢子完全不得空閒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