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早有準備,一邊遞資料一邊答道:“據說那批珍貴的歷史文物是從湘鄂贛交界的深山老林中發現的。李自成的餘部高一功、李過,夫人高桂英等曾在那一帶活動,後來高桂英、牛金星等隱居起來,其後代將這些珍貴文物精心儲存,近十年來,才陸陸續續被通城收藏家收集起來。只不過出於某些原因,相關的資訊保密得不錯,只是在一個極小的圈子流傳而已,我們也是最近才聽到的。”
周遊能理解為什麼要保密,換做是他,有這樣的機會也是先保密了再說。
江軍則補充道:“原本外界都以為是謠言而已,但是經過越來越多的專家探索,這個訊息最終得到了證實,而我們也是利用了不少特殊的渠道,好不容易將這件蒐集過來的。”
周遊略略看了一下就問道:“此物的確是精美絕倫,可謂是一個時代的濃縮,足夠拿去那個國際珠寶交流會炫耀一下的了。只不過我們必須把它的歷史背景考究出來,這樣才能增加說服力。”
頓了一下週遊就說道:“事實上我有一個疑問,明朝記載典章制度的《大明會典》中,關於金皇冠、金鳳冠沒有記載,皇帝上朝時戴的是翼善冠。明朝王圻《三才圖會》記載了明朝的典章、制度、禮制,並繪圖為證,但其中也沒有關於金皇冠、金鳳冠的記載。清代初年成書的明史《輿服志》中,也沒有關於皇帝戴金冠的記載。現在突然出現一頂金鳳冠,不得不引起我的懷疑。”
“這是真的,不過不是明初期的。”
王浩率先發表自己的判斷。
明朝初年經濟很差,製作五種普通皇冠在朱元璋看來都是浪費。萬曆以後,經濟繁榮,統治階級越來越奢靡,金皇冠可以看作明朝**的產物和象徵,自然很容易引起一些王公貴族的注意。
周遊則說道:“這金鳳冠的規模和模式都是典型的鳳冠,不是普通女人能佩帶的,即使大官的夫人也沒資格。不過我聽說蘭州一個明朝高官的墓穴中就出土了一件金鳳冠,是他的一品夫人的陪葬品,這件東西完全突破了禮制的約束,可以說是一個很典型的見證。”
金鳳冠的情況比較複雜,按禮說應該是太后、嬪妃、公主才可以戴,其他的人,即使當朝一品大官的夫人,甚至皇親國戚也都沒資格。
江軍問道:“你的意思是怕這件金鳳冠只是某些人弄出來的玩意?”
周遊點了點頭。
正宗的皇家出品跟私下偽造完全是兩碼事,其藝術價值和形象可是差得離譜,完全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存在。若是私下偽造的金鳳冠,拿去國際珠寶交流會里參與交流的話,都不知道會鬧出多大的笑話。
江軍則安慰道:“周遊,你放心好了,我們買來的時候就經過反覆的研究和探索,而且還著手跟進金鳳冠同一批次出來的物品了,相信不久之後就有確切的證據。絕對不會讓你丟臉的。”
“辛苦你們了。”
周遊還能說什麼呢。
古代的宮廷太后、嬪妃和公主的記載本就是難以搜查的,想要全面而仔細的資料更是難上加難,更不說她們的日常用器、裝飾品了。王浩和江軍能把這頂金鳳冠研究到這個地步,已算不容易的了。
王浩卻回道:“比你的事情,我們所做的實在不值一提。”
周遊以搖頭回應。
江軍則提醒道:“周遊,即使這頂金鳳冠真的是某位尊貴人士的器物,但到了國際級別,還真難以起到萬眾矚目的地步。不知道你有沒什麼計劃呢?我可是對你的美國之行很是擔憂啊。”
“別擔心,我已有第二套方案了。”
“等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