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曖昧專家> 647:七絃古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647:七絃古琴 (2 / 2)

不過周遊來這裡不是為了聊天的,趕緊入主題:“敢問成老,上次委託你的事情不知辦得怎麼樣了?”

成老先生很是自信地點頭,說:“你們明遠市要開辦現代民間藝術品交流會,這是一個十分好的題材,老朽自然要多加支援。你放心吧,我已經跟你聯絡好了,市裡不少古玩店的老闆都願意過去看看,若是撞到好的合作伙伴,他們就會簽下貿易協議的。”

“那實在麻煩你了。”

周遊大鬆了一口氣。

明遠現代民間藝術品交流會,想要辦起來,事情真的是方方面面。你憑什麼讓人家的藝術大師過來交流呢,理由也很簡單,那就是金錢和名氣。

金錢方面,只要你的藝術品夠好,有銷售潛力,就會有古玩店、典當行、拍賣行的代表找上門跟你簽約,讓你大賺特賺。而名氣方便就更加簡單了,只要你的藝術品達到大師級別,而且能引得轟動,明遠博物館就會直接收錄,讓你名利雙收。

這個模式有點像廣交會,只不過規模小得多,而且模式也簡單得緊。

饒是如此,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要找到那麼多的古玩店、典當行、拍賣行過來交流和貿易,單單靠明遠博物館,龍雀樓,甚至整個明遠市都吃不下,所以周遊最終把主意打到了更加發達的省城和深城。

省城方面,有省博物館的黃館長、省城玉協的會長王老、九福珠寶的老闆項老闆、五羊拍賣行、省收藏協會理事柳毅和民間名聲奇高的明老、肖老和徐老的幫忙,問題很是痛快地解決了。

而深城這邊,周遊所能依靠的就是成老、白老師、範老,黃老、宋老等等老前輩的幫忙。

這一次,周遊可是為出工又出力,認真得很。

周遊想及成老之前邀請自己過來的事情,連忙詢問道:“成老,你說有件看不透的老物件想要我來看看,不知在哪呢?”

若只是問個結果,周遊只需要一個電話就可以解決了,哪裡需要大老遠開車過來。

“正想說這事呢。”

成老連忙帶著周遊來到第一次發生矛盾的房間裡。

房間裡沒有其他人,成老的夥計隨後就捧著一個巨大的盒子進來。

當眾開啟。

“七絃古琴!”

周遊一下子就被這具典雅的古琴吸引住了。

七絃琴,為中國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古琴是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的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據《史記》載,琴的出現不晚於堯舜時期。本世紀初為區別西方樂器才在“琴”的前面加了個“古”字,被稱作“古琴”。至今依然鳴響在書齋、舞臺上的古老樂器。

成老先生唏噓道:“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絃樂器,是漢文化中的瑰寶。它以其歷史久遠,文獻瀚浩、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為世人所珍視。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四百餘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無獨有偶,這具來歷不明的七絃古琴很可能是宋朝之物。”

“沒有制琴人的落款。”

周遊檢查了一通,發覺這具七絃古琴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的標準古琴沒有過分的雕琢,看起來很是樸實,不像是名家之作。於是說道:“宋代的制琴名家很多,如北宋朱仁濟、馬希亮、馬希仁、僧仁智,南宋金洲、金公路、陳亨道等,末期尚有嚴樽、馬大夫、梅四言等人。而宋代的制琴者多數有一定的落款,雖然刻年款者較少,但都有鮮明的特徵,其中有很多落唐款的仿作,都是相對容易分辨的。可是這隻七絃古琴款式夠古老,可惜沒有具體的落款,不像是精品之作。”

言下之意,就是說即使這七絃古琴真的是老物件,也不是什麼名琴,價值大大地削減七絃古琴的價值。

成老先生點頭道:“我也知道,所以當初收的時候很小心。只不過我們博物館裡有人說它是現代仿古的物件,一時爭論不休,最後只能請周先生來幫我們看看了。”

周遊說:“現代的電影、連續劇連琴的擺放、彈奏的姿勢都弄錯,更不說對古琴的理解了。而現代的古琴仿造者就有不少是根據印象裡的古物件仿造出來的,錯得一塌糊塗。”

成老先生笑著點頭。

周遊仔細分析道:“古琴的基本造型是下部扁平,上部呈弧形凸起,分別象徵天地。整體形狀依鳳身形而製成,其全身與鳳身相應,有頭、頸、肩、腰、尾、足。”

隨後周遊彈了幾下試音,繼續分析道:“古琴有泛音、散音和按音三種音色,泛音法天,散音法地,按音法人,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這些古琴形制命名的象徵意義實反映出儒家的禮樂思想及中國人所重視的和合性,具有強烈的時代和歷史烙印,不是現代粗陳爛造所能比擬的。”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