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曖昧專家> 279:三家求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79:三家求購 (1 / 3)

第279章 三家求購

原產於歐洲的油畫是從16世紀末開始傳入中國廣東的,據文獻記載,肇慶是除澳門外油畫進入中國最早的一個城市。明萬曆年間,義大利的耶穌會傳教士羅明堅和利瑪竇先後進入廣東,他們在當時還是兩廣總督府駐地的肇慶興建教堂,並在其內懸掛起以油彩繪畫的天主像和聖母像,以供當地人欣賞。清代中、後期,隨著中西貿易的興盛,廣州、澳門、香港出現了大批以中國風物為題材的油畫——外銷畫。外銷畫繁興了百餘年,並出現了一批有造詣的的本土油畫家,只不過因為某些特殊的歷史原因,那一時期的油畫目前在民間已絕跡。

周遊這才發覺周圍已經彙集了大量的藏家,而一樓大廳只剩寥寥的幾群人還在交流而已。問題最大的是大家的注意力都被林憶珍的一句話給凝聚了過來,此時周遊想推辭也不行了。

“清朝早期的肖像畫!而且還是國人的手筆!”

周遊看到創作年代和落款,一時間不知怎麼說才好。

創作年代是雍正時期的,名字就只有簡單的一個姓,根本無從推敲。若是宮廷的肖像畫還好,因為那樣還會多一些可供判斷的印記,或者從肖像畫裡的人物形象篩選出最後的結果,可是眼前的肖像畫看起來只是一位普通的富貴人家而已,無從判斷。

門少看到這幅罕見的肖像油畫,當即讚歎起來:“如果這幅油畫不是偽作的話,那它的意義就非同一般了。放眼整個大陸的博物館,似乎還沒一間有收藏到一幅清朝早期的民間油畫。”

民間油畫不同於宮廷油畫。

油畫是從16世紀末開始傳入中國,在明朝就出現在中國大陸,但因為風格的差距遲遲無法在開啟中國市場,再加上古代畫匠的地位卑微,所以很多東西都不得記載,成為了歷史的空白。

即使到了相對穩定和繁華的清朝早期,油畫也僅僅是在宮廷裡稍微露個面而已,但依然是不見記載,若不是在北京發現一幅清乾隆年間的宮廷中國油畫,否則大家還會以為油畫的出現會更加推後呢。

“看其老化程度,沒有一點做舊的跡象,我覺得是真的。”

“我覺得假冒的機率很低,因為幾乎沒人會去假冒古代民間的東西,要假的話至少也要加個宮廷御用的身份。”

“民間的東西素來就是多,現在出現一幅倒也不足為怪。只是因為歷史的原因,使得民間的油畫很能像宮廷油畫那樣儲存下來,最後演變到物以稀為貴的地步。”

緊接著光哥、黃義雲等人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但大家都一致認為這幅作品是真跡。

可還真有人站出來辯駁了:“我覺得有點不靠譜!根據有兩個:首先,就是清代與西方的商業貿易是在中、後期才發展起來的,那時候民間畫師為了滿足出口的需要,畫出了不少以中國風物為題材的油畫,這幅油畫無論是繪畫物件還是時期都有點偏差;其次,古代的畫師地位很低,沒資格在畫作上留下署名,可是這裡卻有一個標誌,有點畫蛇添足的味道。”

大家聽到這裡,還真定了下來。

不得不說,這兩個觀點都很犀利,直入心臟,把大家辯駁得沒話回應。

不過黃義雲見周遊沉默不語,問道:“周先生,你有什麼話就說出來吧,大家都是在交流。”

周遊點了點頭,說道:“我也認為是真的。”

大家都露出得意的微笑。

周遊隨後就補充自己的觀點:“之前大家所提供的根據都很有說服力,不過我還有一些觀點希望能得到大家的認同:首先,由於油畫的藝術表現手法更為逼真,所以當時的政府官員、富商貴賈都比較樂於讓油畫家給自己畫油畫肖像,傳世後人,這方面有相關的記載,大家有心查閱的話可以搜查得到。是以,這裡出現一位富商還真不是什麼出奇的事情。”

“我似乎聽說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