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拿著青銅器的藏家們都聚集到一起,都在激烈討論著什麼。而周遊的到來並沒有給大家造成影響,場面的氣氛還是那麼的激烈。
一位西裝革領的中年男子得意地向大家說道:“我這隻青銅器真的是在拍賣行拍來的!當時沒多少人跟我競爭,被我揀到了這個漏。你們看這裡,這可是拍賣行開出來的發票和鑑定證書,假不了的。”
“是真發票!”
“還真是證書啊!”
大家看向中年男子手裡的兩張票據,紛紛表露出驚訝之色,可是周遊看到這裡卻不住苦笑。
中年男子手裡的青銅器是很現代仿品,雖然仿得有點逼真,但是稍微有點眼力的人都能看出其真假。剛才那些藏家就是覺得有點假,所以才引發爭論的,但是中年男子拿出兩大殺器,還真把場面給鎮壓了下來。
在場的人這麼多,懂行情的人還是有的,一位看起來像是老闆的藏家突然說道:“不對啊,拍賣行出示的鑑定證書未必就是真的。我有一位朋友,拿了一件專家評價為普通貨色,至多就價值萬來元的民國瓷器,拿到拍賣行裡去,他們的鑑定師草草一看之後就給出了百萬的高價,並且索要了不少的手續費用,可最終還是流拍了。”
大家的注意力當即轉向中年男子。
一位相對年輕的人突然舉手說道:“我有一位朋友就是在拍賣行裡做的。他說現在有不少的小型拍賣行都很不正規,他們的公司經常採取虛假鑑定、高估藏品等等花招欺騙賣家送拍,以套取高額圖錄費、鑑定費等等手續費。更有甚者,一些比較大型的拍賣行為了招攬賣家,不惜打腫臉充胖子,用手做局、虛報天價成交額等手段渲染炒作、炫耀自身實力。”
大家紛紛聽得倒吸一口涼氣。
周遊聽到這裡,知道在場的能人的確不少,他實在是小看了民間的鑑賞力量。
周遊轉身離開。
他剛才觀察過了,這些人裡的青銅器都不是什麼出色的寶貝,的確有兩、三個頗有價值,但看他們的情況似乎不是缺錢想賣的人選,只是想拿來免費鑑定,滿足一下虛榮心而已。
當然的,也不能說其中沒有精品。
至少周遊就看到一隻品像很爐的青銅器。黃金般的土黃色因為埋在土裡生鏽才一點一點變成綠色,均勻而自然,一點也不像是做舊出來的;而且那隻青銅器整體顯得渾厚凝重,銘文繁雜,花紋繁縟富麗,絕對是難得一見的精品。唯一可惜的就是它的體型比較小,若是能大上一些,其價值肯定難以估量。饒是如此,周遊也覺得這一次的青銅器壓軸寶貝非它莫屬了。
如此好的青銅器,周遊之所以不提出收購,皆是因為那個攜帶者竟然戴著滿綠的高冰種翡翠戒指,這樣的戒指沒有兩百萬是不可能買得到的;而且那個攜帶者渾身上下都透露著一種不怒而威的氣質,顯然是長期處於高位的精英級人物。
這樣的人物,自然不會缺錢,那周遊撿漏的機率就無限接近於零,所以周遊最終選擇了放棄。
從青銅器那邊失望,周遊馬上把目標跳轉到邊側那個拿著大量紫砂壺的藏家群。
紫砂壺曾是中國特有的手工製造陶土工藝品,其起源可上溯到春秋時代的越國大夫范蠡,已有2400多年的歷史,只可惜紫砂壺這個類別為收藏者認識、接納的時期比較晚。長久以來,其價值一直處於被低估的階段,直到一件被拍出一千多萬的紫砂壺面世,才掀起了一波紫砂壺收藏熱。而伴隨著紫砂壺在拍賣市場的行情持續看漲,使得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
“難以混進去啊!”
周遊知道在這裡撿漏的機率比較大,可問題是在場的人群這麼多,而且氣氛也是熱烈,他能成功攙和進去的機率實在是可憐,更不說撿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