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曖昧專家> 051:許副省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051:許副省長 (2 / 3)

不過周遊他們也不是在那裡呆坐的,許老似乎恢復到以前當導師的姿態,居然開始檢查周遊和王浩的功課來。

許老居然拿出一串由紫檀雕琢而成的佛珠。

檀.梵語是佈施的意思,因其木質堅硬,香氣芬芳永恆,色彩絢麗多變且百毒不侵,萬古不朽,又能避邪,故又稱聖檀。

世界上的檀木只有沈檀,檀香,綠檀,紫檀,黑檀和紅檀這幾種,其中以紫檀為首。無論是國內外,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紫檀木都是世界公認的最名貴的木材之一。

簡而言之,紫檀就等於翡翠裡的玻璃種,可遇不可求。

許老慢悠悠地說道:“檀木在世界民間文學和信仰上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檀木者:為五木之精,亦稱仙木,有鎮宅、辟邪、納福之神功,幾千年來在民間廣為流傳。檀木是吉祥平安的象徵,因此各種檀木製品、飾品、工藝品在我國和國際具有收藏和裝飾的價值。”

這些周遊和王浩都學過這方面的知識,紛紛點頭,沒有插話。

許老朦朧的眼睛突然閃過一個狡猾的神采,問道:“紫檀的木器裡的地位無庸置疑,不過我想知道的是,紫檀為什麼會在市場上幾近絕跡的呢?”

王浩只能痛苦地回憶著自己所學到的知識。

不過周遊的底子紮實,馬上回道:“我國自古即認為紫檀是最名貴的木材之一,多用它作為車輿、樂器、高階傢俱及其它精巧器物的材料。東漢就見記載。到了明代,由於皇家及王公貴族的喜愛,使得紫檀的消耗異常迅速,甚至將國內的紫檀消耗殆盡,不得已之下,只能派遣官員定期赴南洋採辦。只可惜紫檀生長緩慢,非數百年不能成材,南洋的紫檀經明代的瘋狂採伐而幾欲殆盡。到了明末清初,世界所產紫檀木絕大部分都彙集中國。清代早期或許還可以使用明代遺留下來的紫檀庫存,可是到清代中葉以後,以前的庫存用完,貨源中斷,因此清中葉以後製作傢俱就以紅木代替紫檀了。”

“不錯!”

對於周遊這個得意弟子,許老素來是滿意至極,今天他的表現沒有讓自己失望。

王浩在周遊的提醒下也得到了一點頭緒,答道:“清代中期,由於紫檀木的緊缺,皇家還不時從私商手中高價收購紫檀木。清宮造辦處活計檔中差不多每年都有收購紫檀木的記載。這時期,逐漸形成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即不論哪一級官吏,只要見到紫檀木,決不放過,悉如數買下,上交皇家或各地織造機構。清中期以後,各地私商囤積的木料也全部被收買淨盡,這些木料中,為裝飾圓明園和宮內太上皇宮殿用去一大批;而同治、光緒大婚和慈禧六十大壽過後更是所剩無幾;至袁世凱稱帝時,便將僅存的紫檀木全數用光,這才使得現在的紫檀木幾乎在市場上絕跡。”

“不錯,大有進步!”

許老想不到王浩這個野小子居然也有如此大的進步,越發的欣喜,心裡暗自決定要將王浩給磨練成材。

許老微笑著在周遊和王浩臉上掃過一圈,再問道:“第一關算你們過了,現在你們看這串佛珠,你們能不能看出什麼門道來?”

王浩受了剛才的刺激,思如湧泉,連忙回道:“古代的人比較迷信,聽說紫檀有避邪治病的效果,所以不少人都將紫檀雕刻成隨身佩帶的飾品,以期能得到紫檀靈氣的保佑,萬邪不侵。”

周遊也不補充道:“因為紫檀木色調深沉,顯得穩重大方而美觀,如果雕花過多,掩蓋了木質本身的紋理與色彩,就如同畫蛇添足了。而這串紫檀佛珠通體沒有任何的斧琢之跡,紫檀木的紋理清晰而浮動,深沉古雅之中隱有一股莊嚴之意,顯然不是一般人物所有。”

“好!很好!”

許老終於壓制不住自己的資訊,大聲讚歎道:“你們的成就完全超出了我的預計,以後可以獨當一面了。”

頓了一下,許老就將紫檀佛珠遞給周遊,說:“你們今天的表現很讓我滿意,老頭子不知有多久沒這麼高興了。這串佛珠是一位大德高僧贈送的,陪伴了老頭子也有十餘年了,現在就作為獎勵送給你們了。”

“我們怎麼能要老師的東西呢!”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