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其它小說>前錦後綿> 第八十二章臥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二章臥底

距離大名縣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齊王孟夜闌對自己身邊的人說:“我們兩個換身份吧,畢竟那裡的情況很複雜,我們必須事先防範。”果不其然,他們的軍隊還沒有到達大名縣呢,就一批人迎了上來,為首的那個人說,“齊王大家光臨,我歡迎之至啊!”

齊王孟夜闌身旁的小廝說:“原來是布政使大人,勞你大老遠來歡迎我們。我家主子昨天一夜沒睡,今天又被皇上緊急派往這裡,所以正在轎子裡補眠呢,可能不方便見你。”見布政使還想說些什麼,那小廝靠近布政使悄悄的說了一句:“布政使大人,在這個時候,還是和你故作不瞭解才好幫你說話,你說是不是?”

布政使大人心中一亮,旋即恍然大悟道:“明白,明白了。來,這邊請,這邊請。”

八人大轎跟著布政使進了官府大院,而孟夜闌一個人卻走上了小路。真的是一條小路,泥濘不堪,讓他只能深一腳淺一腳的慢慢前行。孟夜闌望了望田邊的莊稼,這才發現這裡的莊稼綠油油的,長的超好。他嘆了口氣,搖搖頭,心道:“我就不明白了,明明是長勢如此喜人的莊稼,為什麼有人偏偏要說他們這兒有旱災呢。難道真是這場及時雨發揮了功效?”

沿著田邊走了幾里路,孟夜闌便瞧見了一個小村莊。正趕上吃午飯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升起了炊煙。齊王孟夜闌隨意走進了一戶農家,但見那家裡的狗正在吃饅頭。上好的白饅頭,就這樣被狗啃了。孟夜闌微微挑起眉毛,沒有說話,繼續往前走,轉而拐進了一個破舊的房屋。

“你這是上哪兒去啊,咱到我家裡來了?”一位花白頭髮的老爺子吧嗒了一口旱菸,慢悠悠的問道。

齊王孟夜闌撓了撓後腦勺,旋即道:“大爺,我是趕路人,準備上邯鄲去。走到這兒了覺得口渴了,所以想向你討碗水喝。”

“好的,你等著。”老大爺爽快的答應了,旋即拿起葫蘆瓢給齊王孟夜闌約了一大瓢水,笑著說:“給,喝吧,多喝點兒。”

齊王孟夜闌點點頭,拿起葫蘆瓢就猛灌起來。灌了半瓢水,旋即將葫蘆瓢遞給老大爺說:“老大爺,謝謝你了。我的路還遠,先走了。”他的話剛說完,肚子就不聽使喚的咕嚕咕嚕叫了起來,他抓了抓後腦勺,有些尷尬,想要趕快離開。

“餓了吧通往這裡的那十幾里路可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存在,正好啊,我家饅頭剛熟,既然趕上了就留下來吃一個吧。”老大爺心眼極好,還留孟夜闌在這兒吃飯呢。

齊王孟夜闌原本想要拒絕,突然想著或許能在這老大爺嘴裡知道點兒什麼,也就應了下來。熱騰騰的饅頭到了他手上,燙的他只齜牙咧嘴,旋即掰下一小塊兒放到嘴裡,不得不說,還真的是很甜。“大爺,饅頭不錯,真甜啊。”

“是啊,近幾年風調雨順,麥子長的好,收成不錯,麵粉也好吃。”大爺笑著說,一臉的滿足。

齊王孟夜闌一愣,旋即問道:“大爺,我可是聽說咱們大名縣是年年鬧饑荒啊,你咋還說風調雨順收成不錯呢。”

“鬧饑荒?那是什麼時候的事兒了?”老頭也抬著腦袋想了一會兒,旋即說:“那可是二十多年前的事兒了,那個時候的饑荒可真是厲害,家家戶戶都外出要飯。那個時候可真的是什麼都吃。樹皮啊,觀音土啊,但凡能讓人覺得個飽,就沒有不吃的東西啊。”

齊王孟夜闌盯著大爺看了一會兒,直把大爺看毛了:“你小子怎麼了,盯著我看幹嘛,我臉上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嘛?”

“大爺,你是不是記錯了,是不是前年和去年都鬧饑荒呀?”齊王孟夜闌再一次發問,他心裡已經隱隱約約知道是怎麼回事兒了。

那大爺大手一揮,搖搖頭說:“你還真以為我是老糊塗啊。告訴你,大爺年紀是大了點兒,可還沒有糊塗啊。前年和去年年景兒好著呢,根本沒有鬧饑荒。你這是從哪兒聽到的,這人也真愛瞎說八道,竟然咒我們老百姓鬧饑荒。真當饑荒是鬧著玩的,我告訴你,如果鬧饑荒的話,多半會發生農民流血事件的。人是鐵飯是鋼,飯都吃不飽了,農民能有好心情嗎?”

“大爺你說得對,農民啊就一定得吃飽飯。吃飽了,才有心情和力氣幹活兒。”齊王孟夜闌笑著說,拍拍手道:“得嘞,謝謝大爺,謝謝你的饅頭,我吃的很開心。還要趕路,我就先走了。”

大爺點點頭,揮了揮手算是送別孟夜闌。孟夜闌繼續在村裡轉悠,又問了幾個人,那些人都說年景不錯,風調雨順,莊家大豐收。至於饑荒旱災,那是二十年前的事兒。如此眾口一詞,讓齊王孟夜闌不得不懷疑,這大名縣布政使做了不少好事兒。

他首先想到的是朝廷下撥的糧食。既然這裡沒有鬧饑荒,那些糧食也沒有下撥到農戶中間,那麼去了哪裡?齊王孟夜闌想了想,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長平倉。他趁夜走了一遭,接過倉內空虛,簡直可以餓死老鼠。齊王孟夜闌覺得有些詫異,即便那些賑濟糧食下發給了災民,但長平倉裡也應該有點兒東西吧。這裡的村民可是說他們每年都較量納稅。如今正好是七月,是該收繳下麥的季節,怎麼會沒有一粒糧食呢。

齊王孟夜闌忍不住嘆了一口氣,心道:“這裡面的水看起來很深啊,幸虧我水性好,否則還不被淹死。”

雖說如此,齊王孟夜闌也不敢大意,他立即寫信,讓京城的官員幫他查了一下大名縣的財務情況。

結果是觸目驚心的,近三年來,大名縣一共向朝廷,請求了三次賑災,每次的賑災糧都達到了百億斤,換按現在市價近換算大概有上百萬兩銀子。

非但如此,大名縣的人還多次向朝廷尋求錢款來造橋修路。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避免下次旱災發生造成重大影響,想透過水利情況來改換,百姓們靠天吃飯的場景。

可結果是錢花了,溝渠沒見著,百姓們依舊靠天吃飯,他們也依舊每年向朝廷要錢。

齊王孟夜闌想,朝廷每年也會派人下來核查核查災情,那些人為什麼就什麼都沒查到,難道這大名縣的人和上面的人聯手騙取朝廷的錢財嗎?如果情況真是這樣的話,那可就太糟糕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