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數學集訓隊的鋪墊,四月份參加化學集訓隊時候,蘇牧就更沒有什麼壓力了。
以他這麼多次競賽的感受來看,五大學科競賽裡,因為參賽基數的關係,奧數競爭難度要遠遠的高於其他幾科。
相對應的,至少從卷面難度上來看,數學的難度也要高上很多。
物理化學其次。
生物再其次。
最後的才是存在感薄弱的資訊學。
不過,越往後面考試,蘇牧也就越來越認識到了奧賽的侷限性。
還是太簡單了。
就拿化學這門學科來說,那麼多的分支,有機化學,無機化學,材料化學,生物化學...
奧賽的考試裡,最多也就考一些各個分支的皮毛。
不管是物理還是化學,想要進一步的專研,必須要基於操作實驗的基礎之上。
每一個陌生的結構,在遇到未知的另一個陌生結構時,都會發生不預料的反應,而實驗這種東西,也沒辦法說拿到卷面上來考試。
當然。
這些東西只是在蘇牧腦海中想想而已。
知識本就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只有把基礎打牢固了,才有實力去專研,去摸索新的道路。
既然是比賽,為了保險起見,在化學集訓隊的時候蘇牧花了兩個綠色技能點把化學也提升到了九級,輕輕鬆鬆地便拿到了世界賽的名額。
在蘇牧的計劃表裡,甚至沒有掀起一絲水花。
四月轉瞬即逝。
五月也悄然而過。
每天密密麻麻的試卷佔據了高三學子幾乎所有的心神。
每個人都為了理想,亦或者為了家人的期盼奮鬥著。
......
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