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陛下想要太子是這個兇手,他們也希望太子是這個兇手,而現有的證據已經足夠推測出太子是兇手,更足夠讓人相信太子是兇手,那就夠了。
至於說按照嚴謹的辦案流程,缺少最關鍵的證據之類的,八九不離十,人心所向,按著你腦袋認罪又咋了?
他們更加不理解的是,夏景昀的背後,是德妃,是膠東郡王,難道他們就不希望太子倒臺嗎?
而且,夏景昀這樣一個如今中京城中公認比較聰明的年輕人,難道看不出這是陛下的意思嗎?
英國公想了半天,最終覺得唯一能夠說服他的理由就是:
莫不是這小子自己就曾經被這麼關進去過,對這般被冤屈的事情心有餘悸,感同身受,故而才會站出來幫太子說話?
太子也驚了,難以置信地看著夏景昀,似乎也完全想不到他會為自己說話。
“夏景昀,你這沒有實證之言從何說起?”
刑部尚書很快便開口駁斥,“刺殺秦玉文的人,乃是秦家馬伕,這位馬伕與太子舍人之間的勾連俱已招認,此事太子殿下全然知情,又有太子圖謀秦家之事,被太子詹事供認不諱,此事太子殿下同樣知情,再加上其餘人證物證,太子殿下為了圖謀秦家而唆使手下刺殺秦家嫡長子之事,早已是清晰明顯,無可辯駁,何來沒有實證之言。”
夏景昀微微一笑,“我舉個例子吧,鳳陽公及秦家諸位,在下只是舉例並無惡意!”
他先向著秦家眾人行了個禮,然後開口道:“假設中京城內有一位江洋大盜,武藝高強,來去無蹤,刑部發了懸賞,但凡將其擒殺,皆可得到一萬兩銀子的獎賞。於是,在下制定了詳細的計劃,還聯絡了幾個武藝高強的武林高手準備將其圍殺。但是我還沒來得及下手,就有別的人將其殺死了,這個懸賞能分給我嗎?”
在座的都是人精,自然聽懂了其中的意思,沒有人接話。
夏景昀便自顧自地道:“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誠然如今太子殿下圖謀秦家之事不假,但如果有人提前知曉,或者說誤打誤撞,就恰巧在這個時間殺了秦玉文,我們難道要認定太子殿下為兇手嗎?”
“畢竟,這個中京城之中,想要圖謀秦家的,可不止太子殿下一個人。”
夏景昀忽然轉身,看著場中一人,微笑道:
“我說的對吧,秦公子?”
說了今日加更,就加更。
為了把這段情節寫得更順暢點,今天緊急趕出來的。
一萬字了,求個月票吧,嘿嘿。
另外,今天整猛了,不知道明天能不能趕出來,趕不出來可能要請假,提前說一聲。
or2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