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塗,娘以經老了,不中用了,進城就是拖累你,你忘記我剛才說的話了。”薛老夫人作勢就要打,不過阿黃盟將身體橫在中間,老夫人這才收手。
黃盟道:“伯母,仁貴說的是對的,你跟著一起進城吧,要是待著一習慣隨時可以回來,而且我以後有了什麼產業,有了什麼幫工用人的地方,也會先選這個村的人,你不用擔心跟這裡的鄉親生疏的。”
薛老夫人聞言,這才微微一嘆道:“既然大盟都這樣說,那我就答應了,不然就讓大盟你為難了。”
雖然他們是投奔親戚,不過在這裡寄住了這麼久,一走了之總說不過去。
黃大盟心思靈巧,想到這一層,讓薛老夫人更放心。
如此對這個村子的恩情也算是有還了。
古人不僅講生這恩,同樣也講育之恩。
樸實的情懷半點不假。
接下來黃盟等人在薛家吃了午飯,不用說肯定是黃盟來掌勺。
薛家雖然沒有鐵鍋,也沒有什麼佐料,不過黃盟依然能做出可口的飯菜。
為此引來整個人村的圍聚。
聞著薛家的飯菜香,這裡的百姓都是一陣咽喉。
薛老夫人笑著向眾人解釋道:
“這位就是城裡的黃家小郎君,就是發明了蚊香的小郎君,聽說他還發明瞭水車,村正我們村不是也要建水車嗎?你們可以向大盟好好討教一下,如此不用等朝廷派來的人了!”
眾人一聽,皆是一驚。
原來這位親切,生得又俊朗的少年就是傳聞的黃小郎君。
於是紛紛問好。
村正更是大喜,忙對村裡幾個木匠喝道:“老李頭,老王頭快快過來,快來見過小郎君!”
那叫老李老王的忙不失的跟著村正靠過來。
村正道:“小郎君,聽說這水車能將河裡的水抽到岸上,抽到高地上,你給我們好好講講這個怎麼個做法行不行,做好了,我村給你立長生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