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素嫿說了一下眼前他們面對的問題,從古至今,因為信仰問題,多少地方戰火不斷。
信仰可以有自由,重點是不要用信仰當做藉口,做傷天害理的事,並不是信了什麼,就是那個教派老大的代言人。
因為他們也沒有真正見過自己的老大,所謂的老大的意思,都是聽那些和尚傳下來的……
本身那些和尚,假的已經佔了大半了,傳下來的話,又有多少值得聽?
“這件事,似乎真的急不得……”莫君夜說道。
“嗯,要讓百姓們知道,他們信的人不對,沒必要直接告訴他們,他們的信仰不對,人還是需要有信仰的,可以不信神明,信仰自有,信仰自己,都算是給自己心靈一個寄託,我們直接否定他們的寄託,這個容易有很強的應激反應。到時候我們不但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反而會失去人心,讓那些趁機賣慘裝聖潔的佛門敗類成為了英雄……”
尹素嫿見識過那些偏執的信徒,反正就是不能說師傅任何壞話,哪怕是自己親爹親媽都不行。
“我們一步一步來,先確定這個傳真到底輻射了多少產業,姚家透過他,又做了哪些佈局,劉家透過姚家,又掌控了帝都多少信徒,以及銀錢……”
莫君夜對這些都同意,可是他有個問題,很想知道。
“劉家既然有這一手,為什麼之前不肯拿出來?劉家已經不是第一次面臨危機了。”
尹素嫿想了想,說道:“但願我想的是對的,這是劉老夫人的後手,而不是鎮國公的……只要玄通寺不倒,姚家不倒,鎮國公絕對不敢犧牲劉老夫人和劉二夫人……這次是劉老夫人這些年,面對心裡不健康的鎮國公,還能氣定神閒的活到現在的底氣,這樣一比,劉大夫人就更傻了……”
如果真是這樣,劉老夫人確實是個有頭腦的人。
她知道鎮國公的為人,所以從一開始,就始終堅持保留自己的堅強後盾。
很顯然,劉東初把他們引過去,也是出於這個顧慮。
“劉老夫人的哥哥,也就是姚家老爺子,當年是皇伯父的老師……”
莫君夜這句話,也算是凸顯了姚家另外一個不容易動的願意。
只要姚家不倒,劉家就不會真的出事。
必要的時候,姚家會出面保人。
“大雍一共兩位閣老,一位是已經死的譚閣老,一位就是這位一直按兵不動的姚閣老了……”莫君夜介紹了一下。
尹素嫿想了想,發現自己剛才捋順下來的邏輯,似乎有哪裡不太對勁。
“相公,我們之前跟劉家和譚家鬥成那樣,譚家和劉家都不敢去求姚家,按理說,劉家不想牽扯姚家,這個情有可原,可是譚家都已經窮途末路了,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也不去求助姚家,這是怎麼回事?”
莫君夜很認真的回答:“因為姚家有家規,劉家的事,不許插手……”
“這不是自相矛盾麼?如果不想跟劉家扯上關係,那當年劉老夫人嫁過來之後,為什麼又把劉二夫人嫁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