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初聽了之後,反而有那麼一點尷尬。
他自己的意外,怎麼都怪不到四弟頭上。
“四弟,千萬不要這麼說,你在信裡一再強調,不回到劉家,都不要掉以輕心,可是窩有點忘形了,剛剛看到帝都城,就開始輕視,才會有這種結果。今日簡單你在朝堂上那種始終高度集中精力,應對自如,翻轉局面的樣子,大哥才明白你之前說過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你都到了朝堂上了,但是還沒有回到劉家,就始終保持戒備。”
看到他們之間的互動,劉大夫人有那麼一瞬間覺得慚愧,自己也再心裡怪過劉北年,她覺得是劉北年沒有安排明白,如果當初回來的人不是劉東初,出事的人自然也不是他。
這種想法,她始終沒敢跟任何人討論過,因為她知道,就算是劉毅都不會站在自己這邊。
劉北年一圈寒暄以後,照顧了每個人的情緒,屏氣的營造了一種很溫馨的氣氛。
他們都坐下來之後,劉二夫人剛想問個問題,又想起來鎮國公哥劉老夫人還在,也就控制住了。
鎮國公先開了口:“那邊的準備,並沒有都白費吧?”
“祖父放心,他們一直覺得我是為了軍功,為了能夠再軍中又一席之地之後,回到帝都,可以光耀劉家的門楣,他們還沒有轉過這個彎,如果我真的只有這一個目標,沒有必要在大齊已經有了一定成績之後有跑到影部去……關於大周寶藏的事,我已經打聽的差不多了。當年大周滅國,他們根本救沒有機會把寶藏運走,所以都放在他們皇家的機關之中,當初大周的都城,就在影部,所以那個寶藏,必然再那裡。”劉北年的回答,揭開了他這些年一直紮根在邊境的原因。
什麼隱姓埋名為了不被家族光環照顧,都是說起來好聽的。
不把自己隱藏起來好一點,怎麼探聽這麼大的秘密。
而且順便撈一些功績,對他們來說都是額外收穫。
一旁的劉東初,表情變得不太好了。
因為他就一直以為,他們的任務就是再軍隊成才……
原來從一開始,他已經被祖父認定,不如四弟。
四弟是劉家的未來,而他只是配合四弟的一步棋。
“今日在大殿之上,皇上沒敢直接答覆吧?”鎮國公問道。
他也算是看著皇上一步一步成長,即位之後又是怎麼一點一點打拼到可現在這種程度。
皇上的應的性格,他很清楚,從來沒有主動害人之心,不過防人之心,也從不不缺少。
劉家幾個孩子都是在邊關回來的,寶藏的線索到底怎麼流傳,是不是其他兩國已經知道,這些問題皇上都會慎重考慮。
他就算不想爭取這些寶藏,也不會真的讓其他兩國拿到。
最穩妥的方式,就是大家都不拿。
可是皇上這明顯上高估了另外兩位皇帝的野心,尤其是大梁。
“沒錯,皇上的反應,在我預料之中。我現在只有一個擔心……”劉北年說道。
“擔心什麼?”劉老夫人終於有機會說話了。
劉北年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後說道:“線索說當年是大周的公主帶走了開啟寶藏的鑰匙,而且並不需要特別隱藏,那一定是女子身上出現的不會突兀的東西,首飾在我的首選。如果是這樣,鑰匙很大機率在何太后和風老夫人手裡。我聽說,之前大皇子妃和楚王妃就是因為一模一樣的鐲子,才有了後面這麼多故事。如果手鐲就是鑰匙,是不是說明,我們已經輸了一大截了?這樣折騰,反而是為他人作嫁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