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王上為何要出宮呀?”
“聽說有什麼重要的人要回京都?”
“什麼重要的人值得王上頂著寒風親自出城迎接呀?”
“就是不知道呀!”
樓蘭所有的大臣都特別疑惑,自家大王為何會滿臉笑容的出城。
“我聽伺候王上的人無意之中透露,王上昨晚收到一封信後,就一夜未睡。”
“我也知道,聽說還焚香沐浴過,還一直問宮奴們,他今日有沒有什麼不妥,反覆唸叨了好幾遍。”
“對呀,這究竟是誰,值得他如此,莫非……是那一位?”
“你也這麼認為嗎?”大臣們在寒風中縮成一團,完全不顧自己的形象,“我起先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再一想好像又有什麼地方不對勁。你想呀,那一位自從韓國宮變之後就消失了,因為他,王上險些就要對韓國動兵了,這都消失三年了吧,怎麼會在這時候回來。”
“對呀,都有傳言說那一位實際上早就在那場宮變之中沒了性命了”
“你們知道什麼?”又有一個大臣加入聊天,“我跟你們說,實際上那人這些年一直都跟王上有聯絡來著,而且那人封地上駐守的那些人,都是那肖家或者巫族提拔起來的人!肖家你們知道吧?那一家的長孫可是那一位的書童!”
聽到這話,眾人也面色複雜起來。
他們都是一些老臣,十三年前的事情,他們都曾經經歷過。
甚至送那兩位去韓國的時候,他們也曾像如今這般,一齊出城。
然,十三年過去,回來的人卻只有一人。
他們的心情非常的複雜,像是感慨,又像是敬佩,更有一種無能為力的自責。
慢慢的,所有人都知道他們要等待的人是誰,不禁都腰背挺直。
至於那最前方馬車之上的王上是何表情,他們並不知道。
玄燁此時是什麼表情——激動呀!
時隔三年,他終於能夠再見到小王叔了。
除了激動,真的也只有激動了。
甚至,有一種想要流淚的衝動。
玄燁自詡這一輩子,沒有對誰不起。
對樓蘭,對王室,對父王,對姊妹,對兄弟,他都可以問心無愧。
只有他的小王叔。
他說過要帶他回家,可是他沒有做到。
十三年前,他離開樓蘭的時候,他年紀還小,什麼都做不了。
三年前,樓蘭事變,他沒有辦法,再次對不起小王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