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廉在這時候開口,“馬鈴薯的種植方法,本宮可以告訴諸位,不過本宮有一個要求……”
眾人心滿意足離開之後,若羌王不解的問“葡萄很好種,寶安你為何還要收購他們的葡萄?”
這葡萄對於西域國家來說並不是稀罕物,幾乎每家每戶都會種上一些。
中原倒是稀罕,但是西域到中原路途遙遠,葡萄又不好儲存,所以商隊們也不會買這些葡萄。
幾乎每到葡萄成熟的季節,家家戶戶的葡萄就沒有吃完的,每年壞上的葡萄都不知道有多少。
若羌王真的想不出為何辰廉會以三年內各國必須每年向他們提供萬萬斤葡萄——幾乎三個大國國五成的葡萄總產量,小國九成的葡萄總產量。
甚至,他還說會給相應的金銀。
比如這次為了換取馬鈴薯的種植方法,那些人也給了他們不少金銀。
在飢餓面前,金銀不能裹腹,對於富裕的西域諸國來說,這些金銀換回馬鈴薯的種植方法,已經是十分划算了。
辰廉道“父王不必擔憂,兒臣這麼做,有自己的主意。”
幾個月後,其餘國家土豆成熟的時候,葡萄也成熟了。
而這時候,辰廉將葡萄酒,端到了家宴飯桌上。
眾人飲下葡萄酒之後,頓時覺得是仙釀!
“好好好!”醉醺醺的若羌王和旗木得不斷的讚歎,兩人看著辰廉的眼睛都亮晶晶的,終於明白他之前的舉動是什麼意思了。
很快,辰廉面向國招了不少無業遊民,這些人就在工廠裡開始釀葡萄酒。
這葡萄酒的製造,辰廉準備掌握在若羌王室手上。
因為蝗災,辰廉已經減免了所有若羌國民的賦稅。
要維持國家的運轉,保證王權的穩定,國庫不能沒錢,光這葡萄酒一項,就足夠和如今不過三十萬人的國家賦稅相比了。
況且不用賦稅,也是吸引他國之人在若羌定居落戶的關鍵。
於是,等到中原特意避開西域災害的商人再次到達這邊的時候,就被災後依舊欣欣向榮的西域諸國驚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