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只有那個人,可以讓小江總每每打破原則做出不符合人設的事。
宋久想的出神的時候,電視已經換到了那個頻道。
因為韓奕戶口是榕城的,榕城那邊央視一個相關節目請他回去做訪談,多少帶點宣傳本市的意思。
十八歲的榕城少年,北華大學大一在校生,帶領自己的團隊研發出創新型服務向人工智慧機器人,比任何勵志例項還要熱血勵志。多具有話題性啊和吸引力啊。
透過節目主持人的介紹,江歆第一次聽說,韓奕初中開始便就一頭扎進人工智慧領域,想方設法學習相關知識技能,把自己所有的壓歲錢零花錢省下來買材料實戰。
那會兒他還小,吸引著一群志趣相投的夥伴,進行初級的機器人組裝重改,遠遠沒有涉足研發的資本和基礎。
可即使是這樣,經常曠課逃學不務正業擺弄機器人零件的,十一二歲的孩子,在家長看來是在走彎路,走錯路。
所以,沒多久,在各方家長不痛不癢的口頭警告訓斥之後。
初三那年,韓奕和他的小夥伴被斷了所有經濟來源,每天派專人接送上下學,上課的教室外也有保鏢守著。就是為了杜防這群“不正少年”做機器人。
說到底,那時候他們不過是十一二歲的男生,即使心懷夢想一腔孤勇,也抵不過家長四面八方的阻撓。
控制行為和資金還不夠,一群男生還是會在假期的時候聚到一起,討論這個討論那個。做不了,能互相討論也是可以的!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這樣,家長越是打壓,他就越是反彈,想盡一切辦法一步一步接近夢想,根本不管未來不怕摔跤。
於是。
初中畢業之後,幾個家長商量了一下,紛紛給自己的孩子轉學,轉去哪裡都可以,只有沒有兩個孩子在一處就行。
做機器人這種事兒,甭管他大家是不是心連心,距離夠遠就夠了。難不成這麼大的孩子還能用意念造機器人?
是的,韓奕被韓爸爸轉學轉到了梵城一中。
智力超群的男生,被家長這樣明明白白的搞,從身體到心裡,不爽極了,戾氣暴漲,叛逆更甚。
初三那個暑假韓奕已經開始表現消極,不讓弄機器人是吧,好,那就打遊戲,做你們真正任務玩物喪志的事兒。
在遇見江歆之前,韓奕本來已打定主意,少爺我智商超群,一定不惜人設在學校做個學渣。讓你們知道知道,壞我夢想腳步的後果是很嚴重的。
然而,遇見江歆之後,一切超出計劃。
韓奕也不知道為什麼,明明想好要做學渣的自己為什麼還是把真實水平拿了出來。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把真實水平拿出來考了好成績就算了,心裡隱隱躥出跟那個女班長,傳說中年紀第一不敗神話的校花爭第一的念頭。
可韓奕就是這樣做了,隨著時間長了,他更是懶得去計較自己來梵城一中之前那些叛逆不服氣的“反殺”計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