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寒略一思考就明白,如今不是再動干戈的時候。
反殺了太陰聖女,打殺了太陰教主,血洗了教主一系,即使灑出去許多利益,人心的浮動,也不是瞬間就能消弭的。
安寒可以給太陰教主定一個謀逆罪名,來一個陛下何故造反的戲碼,但也就是如此了。
那些長老們、真傳弟子們,雖然在安寒面前,實力低微,然而放之於外,也皆是有頭有臉的人物,這樣的人,不能單純的如同兒戲般的操弄,否則定然會崩盤。
通俗的說,這些長老、真傳弟子臣服於安寒是一個雙向選擇,安寒選擇她們,留下她們證明了她們的價值,教內的事務需要人處理,教內的秘境需要人看顧,教內的開拓界域也需要人駐守,從上到下,安寒一個人無法做到。
而她們也在觀察安寒,所不同的是,安寒所處的地位,所擁有的實力,讓她佔據主動,這個主動非常的明顯,也讓這些長老、弟子們的違背安寒意願的成本很高。
“成本高卻不代表,沒有這一個選擇,太陰大教傳承如此多年,又多是女弟子,不是所有人都會一心修煉,也有很多人和其他勢力結成了道侶關係。這些關係複雜交錯,而到了長老、真傳這個層次,有跳出宗門的可能。”
安寒如此想著,而她的做法,無論是強力清洗,還是果斷斬殺太陰大教,亦或者之前的將教主一系被清洗後空白的利益拿出來,不過是提高成本。
一則是實力的威懾,若是此時脫離太陰大教,相當於直接和安寒為敵,死去的太陰教主就是最好的例子,究竟值不值?
第二是利益的捆綁,原本聖女只是清貴,教主一系向來勢大,此時被安寒殺的幾乎乾乾淨淨,恐懼之餘,那些空出來的實打實的好處,也實在太多了。
實力的威懾重要,而利益的捆綁更是不可缺少,“月闕老祖護住的大教在天庭的殘留只是其一,還有一些原本在外歷練,或者執行任務,因為太陰大教突然的變故,而踟躕不前的人,也在猶豫。”
太陰大教家大業大,安寒掌握了太陰秘境,以及數以千計的包括歷練秘境、資源秘境等等在內的諸多秘境,還有十數位的外層、最外層界域,其中有三座界域開拓成熟,掌握了那些界域近半的疆域,除此之外,還有太陰大教在陽極界疆域,數千萬疆域,差不多三分之一陰極界還多,若是在算上附屬勢力,那會更誇張。
安寒正在梳理這些利益,也是太陰大教最核心的利益,然而此外,依然有一些教內長老、弟子正在觀望。
安寒反殺太陰聖女,強制控制了太陰秘境,再是輻射周邊,因為追求時間,一些邊角人物就留在了外面。
相比於月闕老祖控制的天庭殘餘,那些突然之間不知道該不該回教內的長老弟子們,其實更容易拉攏,也更值得拉攏。
“威懾、威逼,利益、好處,這些只是一時之選,一個傳承久遠的宗門,最重要的是認同感,也就是最為複雜的感情。”安寒眸光閃爍不定。
感情這種東西,無法估價,也沒法估量,安寒曾經在真靈空間裡,試圖解析過,卻發現無法解析,這就是感情,也是最複雜的一環。
不知從何而起。
一個傳承久遠的宗門,認同感才是最寶貴的財富,這也是安寒將不少利益散出去深意之一,她在釋放一個訊號,那就是之前的殺戮只是非常之時的非常手段,太陰大教依然在,依然充滿了感情。
即使那些在外的弟子長老們,是原來的教主一系,安寒將會一視同仁,不會再下殺手。
畢竟若是教主一系的人,這些人往往佔據教內最核心的利益,也就是說,教主一系的人一般不會在外奔走,若是缺少資源,那就去資源秘境鎮守,若是想要歷練,自有歷練秘境可供選擇,若是想前往其他界域歷練,也有掌握成熟的界域挑選,何必在外奔波呢?
換言之,那些在外的弟子長老,即使和教主一系有關係,也不是嫡系,至於這類人,可是看謝飛燕和公孫蘭兩位長老,太陰教主讓她們兩人守住那時的太陰聖女,就意味著她們也許不是心腹,但也有親近交情。
而這兩位長老如今成了安寒手下最得力的助手,這就是最好的例子,更不用說,那些在清理中存活下來的人,她們也會有不少好處,而她們也和教主一系多少有點關係。
說的難聽一點,太陰大教就是教主和聖女雙核心最高層,而太陰聖女之前不問俗事,只是保持清貴身份,教內人員自然而然就會和教主近親。
而安寒做法,也可以視為千金買馬骨,先安撫在教內清洗存活下來的人,給予好處,向因為這場變故,而猶豫的長老弟子們傳遞一個溫和下次,等她們迴歸,安寒也會溫和對待,也會給予一些好處,當然,這個好處一定遠遠小於之前的分配。
若是能讓教外滯留的人迴歸,也是進一步想外界傳遞一個太陰大教運轉良好的訊息,雖然死了教主,死了很多人,但依然家大業大。
安寒也會順勢向在天庭殘留之人畫餅,即使有月闕老祖從中阻隔,也會有人心生其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