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書三人看完節目臺本,對節目組的大概流程也有了清晰的認知。
“還是希望能夠適當的調整一下,把雨墨突出一下。”宋小書比較堅持這一點。
“還有就是,歌曲選擇,能不能簡單調整一下?”宋小書又提出選歌的意見。
“那咱們先說歌曲的事情吧,小宋你想怎麼調整一下?”苗奕彤先問歌曲問題。
“如果是三到四首歌的話,我希望是芒種、畫,我可以再寫兩首給雨墨唱,我希望展示出雨墨的不同風格。”
宋小書之所以提這個建議,是因為臺本上的歌,選擇的都是青春萌寵的,對以後唐雨墨髮展不利。
畢竟唐雨墨的第一個節目,會給很多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就是:哦,她呀,就是唱學貓叫的唐雨墨啊。風格就限定死了。
“不知道小宋你說的兩首歌都是什麼風格的?”製作人插話。
宋小書想了一下,說道:“我這裡有三首歌,可以由節目組選擇。”
“現在就有?”製作人一聽有三首歌,那就可以看看歌再說。
他對宋小書的創作能力並不太瞭解,苗奕彤瞭解一些,她也想看看宋小書的能力,等節目錄制時放不放大招就看宋小書的表現了。
“現在就有。”宋小書考慮了一下,他覺得拿出這三首歌。
一首哭砂,一首遇見,一首粵語的風的季節。
又是三個不同的風格。
宋小書很快就寫好歌詞,簡單標註後拿給苗奕彤和製作人。
“現場創作?”製作人不信。
“是啊。”
苗奕彤做節目這麼久了,還是第一次碰到這麼妖孽的人。她是專門選修過音律的,光看歌詞就能對歌曲有個大概的瞭解。
三首歌,三個不同的風格,幾分鐘完成創作,這沒法讓人相信。
製作人不信,她也不信啊。雖然看過雨墨直播,知道宋小書都是號稱現場原創,但她更願意相信那是噱頭。
竟然是真的!
“如果是剛剛創作的,節目臺本需要改一下,宋先生的要求也可以考慮。”製作人說道。
“這三首歌和芒種、畫,都可以放到節目裡。”製作人強調。
“那樣的話,時間就不夠了。”苗奕彤擔心節目錄制以後會走形,“還要看看這三首歌錄製出來的效果才能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