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秋連忙問道。
他想過鳳元圖會獻出各種妙計,卻沒想過,他入得平王陣營,第一計竟然獻了一個字,是怎麼想的?
面對帳內眾人疑惑眼神,鳳元圖不慌不忙。
“此計,因人成事,順水推舟,因勢而行,倒也不算精妙,主要是針對御林大教督燕北飛此人心性用計。
燕北飛此人,雖是深沉果敢,勇毅過人,一身武力更是天下頂尖。但此人有一個缺陷,就是不通內政,或者說,他代表大離朝廷,也不能插手內政事務。而大離天下呢,眾所周知,從根子上就已經爛透了。
無論燕北飛佔據了多少地盤,收攏多少人手,他改變不了一點,那就是,民心已失,底層根基缺失。
若是打一些必勝之戰,順風之戰,自然無往不利,真遇到硬仗惡戰,麾下大軍立即崩盤,甚至,他所佔據地盤百姓,還會如潮水般湧向平王殿下麾下十三府之地。”
話說到這裡,帳內眾將眼睛全都一亮。
果然都聽明白了。
為什麼真武王不敢再等,搶先設下毒計,針對於興慶府地盤,甚至想著搶先把陳平幹掉。
就因為,他們看到了時間一天天過去,興慶府勢力越來越強,強得讓人心驚。
每天都有數不清的流民百姓,瘋狂湧向興慶府各方十府之地。
而偏偏,在陳平那種“均田”模式之下,儘可以輕輕鬆鬆的把這數十萬上百萬流民,全都安置下來。
並且,挑選兵員,日日操練。
兵精、糧足、將猛,主帥英明,在這種情況下,興慶府勢力就如充了氣的皮球一般的瘋狂壯大起來。
真武王姬長風之所以搶先攻伐興慶府,是因為他在害怕,擔心自己只要再等上半年,到時身邊就會出現一個龐然大物,對方單憑百萬大軍就可以把自己活活壓死。
偏偏對方這種打破一切,再造一切的模式,是在北周入侵的極端情況下實現的。
他還真的沒法學。
也不敢學。
一旦起了這個心思,說不定,還沒有開始行動,自家麾下地盤已經開始分崩離析。
他是不得不攻。
最後失敗也只能說是技不如人,倒不是謀劃出錯。
所以,鳳元圖的這個“等”字,雖然看上去略有些無為,但卻是無為又無所不為。
的確是上上之策。
陳平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鳳元圖此策,與自己上一世在歷史中看到過的那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頗有幾分異曲同工之妙。
燕北飛此來,畢竟是客軍。
江南本土勢力又是各懷私心,就算是同盟,也不能心往一處使。
而自己這方,卻是制度優勝,能更好的蓄養民力,發展民生,每過一天,就會更強大數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