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九州,分為五個主要部分——東極、西域、南蠻、北荒、中州,每一個主要部分佔地廣袤,除了中州獨自是一州之地外,其餘四個主要部分,皆是擁有著兩州的版圖。
天下九州這五個主要部分,若論廣袤程度,中州雖只有一州之地,但卻是當之無愧的九州之首,一州能頂其餘八州任何三四個州的方圓面積!
中州江湖亦是最為繁華,是天下九州“俠氣”最為濃厚的一個地方,但這不是說中州就是最好了。東洲江湖雖然不如中州繁盛,卻也不怎麼弱,有道祖一手開創的南北道宮名聲享譽天下九州。
而且東域的東極帝國亦是強盛繁華無比,在東域近千大大小小的王朝中,算是一頭“天龍”,穩穩壓著其餘所有王朝。
咱們且不說這些江湖和廟堂,只說天下九州的靈山秀水,便能一口氣說上三天三夜都說不完一個大概,更別說還有各種令人敬畏的天地奇觀了。
在東域這塊山山水水不知綿延幾千裡幾萬裡的地方的東南角落裡,有一個名叫“歸躊山”的大山,歸躊山在當地頗有些名氣,十里八鄉都比較出名,除了大雪封山的冬季以外,天天幾乎都有不少山譙野夫上山打獵採藥,山下便是念伊河,這條倚靠青山的河水,也有自己的故事,傳說當年一位下凡的仙女和一位當地的樵夫相愛,纏綿不久,那位下凡的仙女便被天上仙神強行抓走,那位樵夫從此便天天在歸躊山的山巔念著那位女子的名字,最後化為了這條河水,要永遠在這兒等著那位仙女。後人們就把這條河水叫作“念伊河”。
這個故事雖然聽著不怎麼美好,但那些當地村民們都非常相信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由此對這條河水有著非常的尊敬,年年都要“拜河”。日久天長,這便成了當地的一個習俗。
歸躊山在當地非常有名,家喻戶曉,但百里外的人們,便對這座山不甚瞭解,只知道有一座名叫“歸躊”的大山。
歸躊山的山峰直插雲霄,正直三月末四月初的大好春日,鳥鶴紛紛活躍無比,不時繞著歸躊山山峰周圍縹緲的雲霧飛掠而過。
山腰被初春開始茁壯成長的花草樹木的顏色塗滿,主要還是綠色,其間也點綴著星星點點淡淡的奼紫嫣紅,從山下遠處一眼望去,看著大山彷彿佩戴著一條綠色的翡翠腰帶。
因為是南方地區,山上的積雪本就不是太厚,此時都化為春水,滋潤著那條正缺水分需要成長的翡翠腰帶。
山腳下的那些村落的男人女人們,除了種地播種外,就擠出時間,來到山上尋找一些春天裡的野菜或是藥材,或者是劈砍一些冬日裡枯死凍死的樹木的枝幹,以此來帶回家燒火做飯。
還有許多讀不起鎮子上那座私塾的稚童,紛紛都上山放牧——說是放牧,其實就是玩兒哩!那些稚童們都是一個村子的,互相非常熟悉,三三兩兩的把青牛隨意安置在草木豐盈肥實的平緩地帶,然後就不管不顧地追逐嬉鬧去了。
清晨,山中的空氣溼潤潤的,讓人深吸一口便能迷醉的晨霧絲絲縷縷遊蕩在空氣中,伴著草木花香,讓人心曠神怡。
一個頭戴木簪,身穿粗麻布衣的年輕模樣男子緩緩行走于山中小徑,他雙手隨意放在背後,走路樣子也隨和無比,步伐平穩輕緩,不想驚動還未早起的天地生靈。
他雖樣貌年輕無比,眼神卻深邃如一汪深潭,又沉穩如一座大山,讓飽經世事的中年人或是老人們都不敢隨意輕視的眼光中,略帶一絲深沉的憂傷和淡淡的灑脫,矛盾無比。
這時前面跑來了幾個追著蜂蝶嬉鬧玩耍的小孩子,那幾個小孩子抬頭望到了這個青衫男子,紛紛嘻嘻笑著,帶著敬意,異口同聲地開口說:“神仙哥哥!早上好!”
他們這幾個小孩子之所以這般語氣這般言語,是因為他們面前這個身形高大清瘦的男子,在他們村子甚至周圍幾個村子,都是“名人”,他們父輩甚至爺爺一輩兒的人,在年輕時候來山上砍柴放牧時,就遇到過這個天天一身粗布麻衣的男子,這麼多年,這個“神仙哥哥”好像一直都是一個模樣,沒有什麼大變化,連身上穿的衣服也一直都是這一件粗布麻衣,不過和尋常村裡人不一樣的是這一身天天穿的衣服一直都是乾淨無比,並不顯什麼破爛之感。這個一直保持年輕的男子,被當地幾個村子的人們都尊稱為“神仙中人”。
這位神仙中人有時也會幫助一些因為患了疾病又無錢看病的百姓,那些百姓只要上山找他,他就一定幫忙,從不推辭,而是幾乎百病都可治。只是村裡人雖然都不是什麼讀書人,但都懂得一些鄉里鄰里的仁義道德、人情世故,所以只要不是太緊急、實在沒辦法的令人絕望的病症,都不會來打擾這位“神仙”清修。
粗布麻衣男子和藹的淡淡笑了笑:“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