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早朝!
“太子,你給諸位大人講一講,你們的那個什麼物流的想法!讓各位大人發表一下建議,你們好好聽著,好好學著。”弘治皇帝道。
“諸位大人,今日班門弄斧了。各位大人本宮問各位大人一個問題,如果各位大人要給自己遠在他鄉的親戚送一些稀罕玩意,請問你們會用什麼方法送到呢?”朱厚照看著大殿上的文武百官。
“讓家丁送去,或者讓鏢局的人押運,若是什麼不值錢的東西,可以去碼頭讓人捎去。”一位官員道。
“那要是家丁拿著值錢的東西跑了呢,鏢局讓人劫了呢。這位大人,你不覺得這些都沒有什麼保障嘛,雖然鏢局可以賠錢,但是若是鏢局賠光了,或者是小本買賣呢?”朱厚照忙接上話道。
“殿下,您不能總拿這些極端的事件來說明,這不能讓人信服!”馬文升道。
朱厚照有些不悅,可惡啊!居然反對本宮的建議,本宮一會兒要記在小本本上,本宮要記下這個仇。
“這怎麼是極端事件,這是一半一半,要麼發生,要麼不發生!那我問馬大人,哦不,是各位大人,您要是給家裡寄一封家書,如何去寄!”朱厚照問道。
“自然是透過驛站了!”戶部周經周大人不假思索道。
“驛站據本宮所知是郵寄公文的地方,這不是大人利用職務之便嘛!當然,這無可厚非。那敢問大人,這普通百姓如何才能保證自己的家書能夠寄到自己家人的手裡呢?”
“他們會找信客,或者是來往兩地的客商來給他們捎去。但是這樣真的能保證信萬無一失的到他們家人的手裡嗎?而且家書意味著什麼,我想各位大人應該知道吧!”朱厚照道,“為什麼驛站就不能給平民百姓郵寄家書呢?”
“驛站是朝廷公文往來,糧草押運的,豈可給普通百姓寄家書所用。”禮部張升張大人道,“這有違規制禮法!”
“那為何不分開設立,為百姓服務的,為朝廷服務的,這樣豈不是更好嗎?這樣一來朝廷還可以增加一些書信帶來的薄利!”朱厚照笑眯眯道。
“而且那些商人每年運送大批的貨物,牙行、碼頭若是將這些收歸朝廷所有,是不是會更好啊!這樣不僅僅可以有效地控制這些魚龍混雜的地方,還能十分清楚的知道我大明的富賈們創造了多少財富,要繳納多少的稅收。或者讓他們放棄鏢局這些私有的運送地點,讓他們加入朝廷建立的專門為商人運貨的地方,既給了他們保障,朝廷亦可以收取一部分費用。無論是普通百姓的家書,還是富賈們運送的貨物,每一筆貨物、每一封信從哪兒到哪兒,由誰負責,誰去領的貨,誰去收的信,豈不是更好嗎?”朱厚照道。
“這……”一眾大臣若有所思。
“但是,此事牽連甚多,不是隨口說說就能辦成的,雖然建成不僅僅可以為朝廷增加稅收,而且還能給一些人帶來賺錢養家餬口的行當。但是大明之大,國情之複雜,不是一個簡單的構想就能做成的!若是將一些勢力得罪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此事看起來很好,卻也有些兇險!”李東陽一語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