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王則之在盛京城北損失慘重,他下達養精蓄銳的命令後,帶著戰死軍士的屍身,移駐西遼河流域的奧巴科爾沁部的遊牧地。
王則之的大軍清掃過這一帶的牧民,反抗的要麼被殺,要麼被抓押運了回去。
也就是說這個位相對比較安全一些。
在這裡可以直達克什克騰部駐牧地,縮短他的糧道補給線。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令王則之非常擔憂的問題。
金國境內下雪了。
短短几日的時間,大雪就沒過了膝蓋,如果王則之繼續呆在金國境內,他的糧食補給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
至於取暖倒是問題不大,這就要得益於他之前弄的傳銷了。
在楊國橫掃東南部建州女真各個部落的時候,繳獲了大批次的煤球。
王則之知道,這些煤球都是用於做傳銷用的。
原本他還覺得這種東西是累贅,頂多埋鍋造飯的時候有點用。
他沒想到,這麼快他就用上了煤球。
王則之的大帳內,他給一個帶煙囪的鐵爐子加了真煤球,蓋上爐蓋封住了燃燒煤球冒出的濃煙。
“你們倆都報一下戰損,說說情況吧。”
“此次作戰,我營軍士戰死三千七百六十四人,重傷一千四百一人,輕傷八百人...”
楊國心情沉重的讀著麾下統計上來的傷亡報告,讀完之後他面沉如水,一言不發,退了下去。
”此次作戰,我營軍士戰死四千九百七十二人,重傷一千九百...”
小六子麾下的軍士經常要出去打探情報,這也就使得他麾下的兵馬傷亡更大一些。
經過統計,從進入金國境內開始到盛京城下一戰,他手裡的兵馬連死帶傷損失了一萬餘人。
就是王則之麾下的火銃兵和鋼甲重騎也一樣損失慘重,現在他手裡能戰之人只有一萬四千八百餘人了。
一萬四千八百餘人,如果遇到大股敵軍,他們就要全覆沒了。
他想過要把這些人都活著帶回去,現在他失言了。
“王先,說一下盛京城那邊的情況。”
“是。”王先對著三人施了一禮,開始講述起來。
王則之的反間計起了作用,當日皇太極的大福晉掌控了盛京城之後,拒絕了阿敏貝勒入城休息。
城中的文官武將們,不管是金人,還是漢人紛紛開始參劾阿敏貝勒。
後金各部族首領說道:“阿敏貝勒名為守城,卻聽任明軍劫掠,搶奪牛羊,抓獲金國子民,不敢前去阻攔,城外的各部族駐牧地被明軍蹂躪殆盡。”
哲哲雖然身為皇太極的大福晉,可她不過是一介女流,並不能把阿敏貝勒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