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則之回到大同府開始休整。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置戰亡軍士的遺體,分發撫卹。
給遠征的軍士放了假讓他們回家去看看。
王則之特地去了一趟永邵不駐地,他想看看那個牧民的兒子活下來沒有。
萬幸,當他去的時候看到了閤家團員的一幕。
王則之好受了一些,回到大同府總兵署,一邊檢視府內的情況,一邊收集朝中的情報。
大同府內一切安好,年前接了工程的商賈、士紳們差不多都做完了手裡的事業專案。
他們做完這些工程專案之後,並沒有把質押銀從票號裡取出來。
因為這些銀子存在票號裡是有利息拿的,相比較藏在地窖裡,他們更想吃利息。
當然也有個別人覺得銀子還是藏在自家地窖裡好,做完工程之後,把質押銀取走的情況。
不過,他們沒取多久又把銀子存到了地窖裡了。
畢竟,看著別人月月拿利息,他的銀子只能在地窖裡發黴,這個滋味並不好受。
說到銀子和利息,就不得不提一下江南分號的事情。
王先和王閃在經商一道上確實有獨道之處。
單單王閃開辦的這些分號就給王則之帶來了巨大的收益,雖然不敢說一月能賺個百萬兩,幾十萬兩還是沒有問題的。
除了這些分號,加入商會的那些商人也跟著王閃幹了起來。
商會的生意變的越來越大,越來強。
比如,上次來買了千年人參回去的孫掌櫃。
誰都沒想到,他是江南數一數二的米商。
當他把人參帶回去,治好了他母親的頑疾之後,開始毫無保留的跟著王閃幹了起來。
現在整個大同府內到處都能見到孫掌櫃開的米行。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孫掌櫃不同於一些奸商,並沒有哄抬米價,而是在保證不傷成本的前提下賺那麼一點錢。
在這個時代能遇到這樣的人實在是少見了。
耿如杞、張鴻功援兵潰散,魏雲中受此事牽連,遭廷臣彈劾,被罷官。
說到援兵潰散,就不得不說一下王則之給李化的密令了。
他要李化接收進京勤王潰散的兵馬,現在光潰兵他就接收了一萬七千餘人了,這還僅是宣府到北直隸,或者經過山西的潰兵。
如果李化膽子大一點,跑到河南、陝西招募潰兵,那就遠遠不止這麼點人了。
從這個時間節點算起來,李自成應該起事了。
崇禎二年(1629年)二月,李自成到甘肅甘州(今張掖市甘州區)投軍。
當時,楊肇基任甘州總兵,王國任參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