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紅衣大炮,王則之還搬來了三十門弗朗機炮。
王則之給每一門弗朗機炮配兩個炮手,一個身強體壯的負責卸彈裝填,一個負責瞄準發炮。
另外還有一個營總領著刀盾兵在他們身後護衛。
聽到命令,發炮手瞄準點火開炮。
發完一炮之後,三十門火炮的卸彈手都用鐵棍捅入子銃鐵把內,將子銃從母銃內卸出。
弗朗機銅炮由母銃和子銃構成,每門火炮,都配有五六個子銃,預先裝填好彈藥,只要更換子銃就行了,發射速度頗快。
幾個卸彈手卸出子銃後,他們又抱起旁邊放置的一個子銃,安入了母銃後部那粗大的長形孔槽內,用凹心鐵桿打下,將子銃母銃兩口對齊。
每門炮的發炮手,立時又取出燒紅的長鐵鉤,往火門上點去。
“轟隆隆~”
此時三十門弗朗機銅炮又一輪發射的戰果出來。
韃子騎兵被鐵絲網壕溝所困,他們悍不畏死的衝鋒,好不容易才用上千人命和馬命,推平三道防線。
就在此時弗朗機炮的輪番射擊到了,三十多顆鐵球打中了衝到防線之下的騎兵。
有些騎兵知道了鐵絲網的厲害,下馬開始劈砍鐵絲網。
這些鐵絲是由四五根鐵絲混合扭在一起的,哪裡是幾刀能夠輕易劈砍斷的。
弗朗機炮的又一輪攻擊到了,三十顆鐵球打在一個個韃子兵和他們的戰馬上面,直接連人帶馬都給砸的血肉模糊。
有些騎兵沒被射中,卻是被倒地的戰馬壓在了身下。
一時之間第四道防線之下,哀嚎遍野,慘叫聲一片。
後面趕到的韃子裡,來了一個百戶,他一頓喝罵,組織起一隊死士,從陣地的空隙處衝了過來。
其他韃子騎兵見狀,紛紛放棄劈砍鐵絲網,跟著衝了過來。
這條路最多隻能容納兩騎,騎兵衝鋒的優勢蕩然無存。
王則之命令火炮停止攻擊,把火銃營的魯密銃調了過來。
隨著王則之一聲令下,在城上的垛口垛牆處,還有城門左右兩側的城牆處各個垛口上,已是密密麻麻布滿了火銃手,他們架著火銃,只是向衝鋒前來的韃子騎兵瞄準。
魯密銃的射擊遠遠高於弓箭,王則之都不用命令刀盾手上前護衛,直接讓火銃手輪番射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