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旬,王則之正在演武場檢視軍士們的訓練情況。
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這些人全都面貌一新,有了些軍士的樣子。
王則之對於李化培養出來的這些軍士很是滿意。
王則之不得不承認,李化在學習和培訓方面確實有過人之處。
他學習王則之的這些理論不過兩日時間,就已經能夠融會貫通運用在實踐當中了。
現在李化已經帶著十數人,組成了財會部,掌管整個營地的財務。
王則之一教會李化就當了甩手掌櫃開溜了。
美其名曰,他要思慮思慮將來的發展。
他確實要思慮一下將來的發展,按照日期算起來,陝西王嘉胤已經起義了。
他手下目前有九千多軍士,這些軍士當中,老兵只有兩千多,還有兩千多邊軍逃下來的兵油子,剩下的都是沒經上過戰場的菜鳥,如果把這些人就這麼拉到陝西去打流賊,他覺得會損失慘重。
“到底去不去?”
一方面他擔心會損失慘重,另一方面,雖然他是雁門關遊擊,可是沒有朝廷調令,私過省界,會遭朝臣彈劾。
以崇禎的尿性,如果他知道王則之私自跑到陝西用兵,怕是會對他起疑心。
“朝中怎麼還沒訊息。”
六月初王則之就吩咐白玉在《三晉評論》的小報上說過此事,可是直至今日,朝中一點反應都沒有。
“大人,聖旨到。”
正在王則之左右為難的時候,傳令兵前來稟報,魯四帶著聖旨來了。
王則之一個激靈,趕緊跑了出去。
聖旨到了,那應該是他的獎賞下來了。
遊擊營大門,王則之擺案焚香,跪拜,迎接聖旨。
魯四展開聖旨開始宣讀。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雁門關遊擊,王則之,品行優良,盡忠為國,屢立戰功,平壽陽反賊,滅盂縣流寇,抗韃靼於西安堡,戰功卓越,朕心甚慰,擢升王則之為大同總兵,欽此。”
“謝皇上隆恩。”
王則之謝過,雙手接過聖旨,他的內心有些激動。
他怎麼也沒想到,崇禎竟然會封他為一府總兵。
這可是連升三級。
崇禎之所以會給王則之這麼大的封賞。
一來,他知道王則之的底細,他手裡有王則之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