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為這個世界做出貢獻,那麼首先要從嶺南的變化入手。
議事大殿。
“王爺,三年來,玉米、地瓜、馬鈴薯的推廣,如今嶺南府城,都有種植。”
曹有德恭敬地向李肅彙報告了一聲,恭敬地行禮。
嶺南府主現在的制度,實在是太詭異了。
原本曹有德只是被任命為一名普通的知事,負責府城的事務,但現在卻被李肅委以重任,執掌著一座城市的一切事務,包括府城。
嶺南府城之下,還有四州,分別是苗州,雲州,賀州,嘉州,按照常理來說,一位知州,四位縣令,還有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官吏。
只可惜,當時的皇族並沒有完全控制住嶺南,其餘四州大多都是深山老林,人煙稀少,民風暴躁,所以各州都是我行我素。
各州之民,從來不交稅,不納糧,只憑老天爺過日子,與皇族沒有任何聯絡,有的人連現在是哪一年都不清楚。
直到李肅到來,以三粒糧食為藉口,接觸到了各州的村民。
一直到一年多前,各州方方正正的設立了官方機構,劃分出了各州的郡縣,李肅任命了一批官員,分別處理著這些地方的各種事情。
李肅發現曹有德是個很好的官員,而且各州也沒有太多的事情要做,便將四州的事情交給了他。
於是便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由一位七品縣尊,代替一郡之君,負責嶺南的一切事務。
藩王們沒有權利任命一位縣令,一位知州,只能接受朝廷的安排,曹有德也好,四州之人也罷,都不能算是正式的安排。
“這不是很好嗎?”
李肅端端正正的坐下,開口問道。
“的確是個好訊息,如今嶺南府城周圍的糧草都有富餘,普通人家的糧草都有幾萬斤了。不過……
可是我嶺南的氣候炎熱潮溼,根本儲存不了這麼多的糧草,我查過從府庫中買來的糧草,其中一些已經腐爛了。”
曹有德一臉痛心疾首地說道。
李肅嘆了口氣,說道:“這倒是個問題。”
大乾之國,正為食物發愁,這嶺南州,卻正為食物發愁,實在是每個人都在發愁。
“王爺,這段時間,我們府城來往地商人,都是過去一年地兩次。
屬下打聽了一下,都是從京城運來的客商,不少都是衝著我嶺南城的烈酒、琉璃、肥皂之類的東西而來,現在的生意越來越大,但是我嶺南城的貨物卻是供不應求。”
王傅柳是嶺南府管稅收、管貿易的人,隨口說道。
“這不是很好嗎?
而且肥皂也要用到很多肥肉,這樣人們才能吃到更多的食物,豈不是一箭雙鵰?“
李肅不解的問道。
“陛下,問題是這裡沒有人啊!府城最多也就十幾萬居民,其餘全是行走在外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