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他們怎麼想?這等行徑,豈不是讓我大乾的子民,對我大乾的看法?”
這一次輪到了李巖,姜司文一個左膀右臂顯然不是一個刑部大臣的對手,只能自己出面了。
“...”
此言一出,頓時將大乾諸州的諸侯與平民,都給擄走了,把嶺南諸州與大乾諸州對立起來。
這是何等的惡毒。
如果潘鳳再替嶺南出頭,阻止他們收稅,那就是自以為安王高過別的諸王。
那就是擁護嶺南平民理應享有更多的權利。
身為朝廷命官,潘鳳自然不會拒絕這個提議。
畢竟,太子說得有理有據,嶺南府也是要繳納賦稅的,與其它地方的賦稅是一致的。
“嶺南民不聊生,就算收稅,也不會有太大收穫,而且,這些收稅的銀子,還不等運回京城,就會在半路上花光,你有必要這麼做嗎?”
潘鳳見自己不能拒絕賦稅,就想委婉地拒絕官府,讓嶺南府城繳納賦稅。
“潘先生有所不知,如今外面早有傳言,說那嶺南府內,天天有無數的商人往來,嶺南府府內,更是有無數的車輛,來往於此,哪裡配的上潘先生口中的‘清貧’二字?”
大皇子反駁了一句。
“是,屬下可以為您做主,前些日子,嶺南那邊來了一位親戚,證實了您的話,那嶺郡的郡城,現在已經是財大氣粗了。”
說話的是姜司文,他說得很有說服力,想要讓朝廷答應向嶺南征收賦稅,所以才會說出“富庶”兩個大詞。
“以前,按照潘先生的說法,嶺南窮困潦倒,根本沒有賦稅。
既然然嶺南已經在安王的統治下改頭換面,那麼向嶺南收稅也是應該的。
現在的國家,已經是囊中羞澀,若是沒有收入,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這次卻是鄭坤,也就是刑部的大司馬。
他不是皇子的人,只是為了大局著想,才提出徵收嶺南賦稅。
原本大乾的財政,還能保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但在之前,由於魔族入侵邊境,他們就花費了大量的錢財,賠償了大量的損失,修復了受損的城市。
現在的大乾,已經是強弩之末,距離豐收還有六個月的時候,這六個月裡,鄭坤一直在為怎麼才能保證國家的經濟執行而苦惱。
既然然嶺南城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要能將這三年來積攢下來的賦稅全部繳納完畢,或許就能讓這座城市維持到夏天。
見鄭坤發話,滿朝文武皆是對著乾帝叩首行禮。
“臣懇求皇上下旨令嶺南繳納賦稅。”
潘鳳見太子執掌大局,知道自己無法拒絕,也就閉上了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我們去請安王入宮,聽聽他怎麼說。”他內心深處,也有向嶺南府城徵收賦稅的想法,他也很明白現在的國庫狀況。
不過,現在的李肅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囂張跋扈的皇帝了,像讓他繳納賦稅這樣的大事,必須要通知他一句,免得諸侯們對他產生敵意,那可就麻煩了。
這是個好訊息。
身為諸侯,李肅是不用參加早會的,所以當他被一個小太監叫住的時候,他還在迷迷糊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