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都是心裡有數的人,不會做出什麼出格的事情來,也任由她。
林荷在家裡過了半個多月,看著脫粒機投入使用,看著稻米裝進糧倉,還是能感受那種豐收的喜悅的。
老五跟十三回來了一次,為的是酒水的分銷權。
他們已經聽了林荷跟楊柳兩家打算打造分店。
畢竟青山鎮挺大的,十二條街如果都跑雲出岫來買東西,明顯不現實。
林荷同意了,終究是自己的弟兄,林荷甚至把在那一條街建造分店給撤了回來,為的就是不搶他們的生意。
老五跟十三自然是感激,他們的店鋪也在緊鑼密鼓的張羅之中,準備開張。
林荷這一跟著寒澈到達了農莊上,著急了農莊的管事的。
一男一女,是一對夫妻,四十多歲,都是老實的莊稼人,不過處事公道,所以大家也都服他們。
男的管種田,女的管繅絲。
農莊是養蠶的,這些蠶繭都會被楊柳兩家的布莊收購,給的價格很公道,所以林荷並不反對他們搞自己的事業,這本就是互惠互利的好事。
“劉叔劉嬸,我打算在這兒見一個大菜園,還要辦一個養殖場。”
林荷把具體需要的大致講解了一番,倒是不難理解。
“東家,不是老兒信不過東家。這些田都是上好的田地。東家你們也都是好人。
別家佃戶辛辛苦苦一整年,興許一個冬都過不去。
不像咱們家。你們都是大善人,今年收成好,冬大家都能過個好年。
以前誰能想到我們還能吃飽飯?這都是東家給的。
既然東家信任我,我有話就不能藏著掖著,否則那就是沒良心。
我不是不明白東家的意思,也不是不知道東家這麼做的用意。
只是東家,這些都是好田啊,用來種菜就意味著糧食會減產很多。
糧食重要啊,菜吃不吃誰家都不會在意。我是怕下邊的人……”
林荷聽懂了,他們這些人本就是餓怕聊。佔用良田,種植蔬菜,對他們而言,就是非常難以接受的事情,下面的人或許會因為分到自己手裡的糧食變少了,就有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