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牽扯到一個應試教育,以及知識教育的矛盾性了。
應試教育是為了應付考試,專攻考試的重點。
而知識教育目的則是為了讓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
有些知識其實是跟考試沒太大關係的,這些往往容易被應試教育忽略掉。
孩子都成了學習的機器,失去了靈動。
“你們寒澈哥哥說的沒錯,相比常先生,這青山學堂內有更多的先生,更大的學問。
當然,這要看你們的學習意願。
我雖然知道不少知識,但大多是屬於雜學。
看著有道理,其實沒什麼太大的用處。
你們要努力做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
我就不同了,我就想混吃等死。”
李天成跟鐵蛋還有寒澈齊齊翻了個白眼。
你這也叫混吃等死?
實際上林小荷這段日子也算是言傳身教了,她靠著自己一個人,幾乎改變了整個荷花村的生活。
現在所有人手裡幾乎都有一兩份的工作,日子明顯也跟著變得好了起來。
李天成經常會想起林小荷教給她的道理。
知識歸知識,能不能用到實際上,能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甚至改變一個村,一個鎮,甚至更多的人,這才是最主要的。
林小荷雖然成天說自己要混吃等死,但她弄出來的東西實實在在給別人帶來了好處。
別的不說,包子餃子這一類的,如果不是她,恐怕大家想破頭也想不出還可以這麼吃。
還有高背高腿的椅子,可以搖來搖去不會倒的躺椅。
改變人們的娛樂方式,現在大家上完工,傍晚時分約在一起在樹下打幾局葉子牌。
孩童抓個石子,下兩把鬥獸棋。
這些習慣已經變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
如果沒有了這些,那生活還真的挺無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