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離騎著糰子,一路遊山玩水,順帶降妖除魔,為民除害。
人吃未開靈智的獸類,和妖族吃人,其實都是弱肉強食而已,並無善惡之分。
可人有喜惡,蕭離生而為人,自是以人為本,見到吃人的妖魔,豈會放任不管。
況且斬殺妖魔還有積分入賬,何樂不為。
一路穿山過城,蕭離從人族與打服的妖族口中獲取了許多資訊,同時領略這個世界獨特的風土人情。
其實蕭離獲取資訊的最快方式,是用小白來讀取這個世界,分分鐘就可以得到這個世界的情報。
可若如此做,普通人無法察覺,卻絕對瞞不過那些大能的感知。
要是被那些修為通天的聖人發現,順藤摸瓜,不免橫生枝節。
蕭離暫時還不想暴露,行事相對比較低調。
根據蕭離這段時間的觀察,如今的大商王朝如日中天,百姓口中的紂王,是個英武非凡,聰明勇敢,能言善辯,很受百姓愛戴。
歷史和神話中的紂王如何暫且不談,就蕭離的所見所聞,以及目前大商的國情來看,這個世界的紂王還算是個不錯的英主。
之所以說是英主,而非明君,是因為紂王確實有些毛病,比如窮兵黷武,獨斷專行。
這個時代,大一統的思想還沒有形成,部族的綜合實力還在王權之上。
從紂王的祖先數代起,殷商都在嘗試加強自己的王權,到了紂王這一代,紂王希望透過集權的方式打壓部族的利益,任用身份卑微的人才,透過征伐來鞏固自己的地位。
放到後世來看,客觀上嘗試打破階級固化的紂王,似乎是進步思想的代表,但是卻完全不符合當時的政治形勢,也註定會遭到利益受損者的反抗。
並非想法不好,而是太過激進,超之過急。
這樣的君王歷史上有不少,比如秦始皇、隋煬帝等等,他們都是想一代人做幾代人的事,可以說禍在當代,功績千秋。
另外他們還有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沒什麼好下場。
就比如前不久紂王征討徐夷歸朝,屁股還沒坐熱,又大刀闊斧的廢除了奴隸制度。
這對於那些底層的奴隸而言自然是好事,可這個舉動無疑觸及到那些奴隸制受益者的利益。
加上紂王步步緊逼,壓得諸多部族喘不過氣,物極必反,一些部族揭竿而起,藉機生亂,為大商顛覆埋下了隱患。
紂王雖為人皇,神魔不侵,奈何人心多變。
人皇強大之處,在於得大商國運加持,這點類似於信仰之力,得到臣民的支援越多,大商越加強盛,紂王的實力就越強,反之亦然。
如今大商還算強盛,威壓四方,可蕭離已經聽到了一下關於紂王無道的言論,這些流言蜚語初期或許看不出來,可三人成虎,無知民眾跟風而動,時長日久,必然會損大商國運。
蕭離作為局外人,看得比較透徹,加上對《封神》的一些瞭解,後面的大致劇情都可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