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向凝霜離開之後,奶奶是三天一小哭,五天一大哭,起初那狗子媳婦兒還好心的勸說,但是後來竟也跟著奶奶一起哭了起來。
對於奶奶那般的傷心,爺爺是能夠理解的,他自己又何嘗不是趁沒人的時候偷偷的落淚呢。
爺爺跟奶奶一共養育了三個孩子,一個向不凡這輩子能不能夠在見上一面都不一定,另一個向凝霜如今竟也遠嫁他鄉,想她時常的回來探望,那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如今也只剩下向耀祖這麼一根獨苗了,又豈容他出現任何的岔子呢。
向耀祖體內的龍源,就連爺爺也不知道是何時離開自己的體內跑到向耀祖身上的。
若是要將其取出,顯然十分的不現實,除非向耀祖的命不想要了。
既然無法取出,那麼便只剩下一個辦法了,就是想辦法將那龍源的氣息徹底的遮蔽,只有這樣才能逃過憋寶人那雙敏銳的眼睛。
說來簡單,但做起來卻是難如登天,單憑爺爺自身的術法,是根本無法遮蔽向耀祖體內那股強大的龍源之氣的。
確切的說爺爺的法術為道門正宗之法術,即便是施展出來,那也會使那龍源之氣更加的旺盛,就更別說遮蔽了。
思來想去,爺爺忽然間想起了當年那黃玉郎在黃仙廟當中以妖氣遮蔽那前字訣氣息的畫面來。
於是爺爺便在這屁大的水坳村開始四處的尋找一切可能存在的妖邪之氣。
還別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就讓爺爺找到了那麼一處隱隱散發著陰邪之氣的地方,那是位於村子左邊那窮山峻嶺之上的一處不起眼的洞穴。
那窮山峻嶺,由上至下是光禿禿的一片,除了陡峭的崖壁之外,竟連半株植物都不曾有,所以那個洞穴雖是不起眼,但是還是一眼便能尋得其蹤跡。
望著那百丈高如鷹嘴一般的險峰,爺爺並未直接冒險而上,因為他覺得既然那險峰之上有洞穴,洞穴當中亦有陰邪之氣,而那陰邪之氣定是來自於某種邪物。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爺爺也是活了大半輩子的老油條了,是不會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冒險登山的。
於是,爺爺走訪了整個的水坳村,終是在一個年近古稀的老者口中,得知了關於那個險峰的怪異故事。
那老者也並未親眼所見,也是小時候聽長輩們說的。
說那險峰形似鷹嘴,自古峰下的村民便稱之為鷹嘴峰。
據說也不知是哪朝哪代了,有這麼一位將軍,因為驅除了邊犯,得到了皇帝的賞識,終日跟皇帝在一起把酒言歡,談論如何收服邊關之大事。
皇帝有一個妃子,長的是沉魚落雁,有閉月羞花之容貌,或是皇帝鑽心於國家大事,終日不得臨幸,久而久之便也按耐不住寂寞。
那妃子善於舞技,一日皇帝與將軍把酒言歡之時,便巧合的請了這妃子前來獻舞助興。
從那一日開始,將軍便與那妃子眉來眼去,最後你儂我儂的跨越了那道鴻溝。
紙是永遠包不住火的,世上也是沒有不透風的牆,一日這二人苟合,便被一個太監撞見了,為了功名利祿,這個太監便將此事上報給了皇帝。
皇帝大怒,下令要將此二人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有勢權慕財者,自然就有忠心義膽者,一個妃子貼身的宮女前來報信,將軍便帶著妃子連夜的逃出了皇帝的寢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