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願意議論最初改革開放時候抓住機會的那些成功人士,但是大家只能看到的只是他們的幸運,卻沒有注意過他們的努力和付出。
拒業餘統計學專家劉老師的不完全統計來看,當初那個年代真正成功的老闆,商人,上位者等等一系列的下海者基本都是一些沒有過高文化,甚至是很多沒有文化的兩勞釋放人員,地痞無賴。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些人往往更有一股狠勁,衝勁,大無畏的精神推動他們,他們的內心躁動不安,更加的不會墨守成規,也更加的明白不思變則亡的道理,所以這些人就趁著這一陣改革春風吹滿地的機遇,成為了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而那些還夢想端著鐵飯碗,金飯碗的人依舊在墨守成規的守著自己為數不多的皇糧,也是一直到了九十年代,這些人才真正的選擇義無反顧的在下崗大浪潮中再次作為第二波下海者。
毫無疑問的是王明林就是第一批下海者,他獨具慧眼的能夠發現當時社會上沒有的機遇和商機,也更加有拼搏精神的努力經營自己的人際關係,只要是王明林覺得自己能夠據為己用的關係和人,他都不惜用高額的回報和好處佔為己有,最後成為自己成功路上的奠基石。
但是有一個王明林,就沒有第二個了麼?說實話那是一定有的,就在八三年嚴打的這一段時間裡面,許許多多的歲數很大的老炮們,地痞流氓們,社會上的驢馬爛子們逐一落網之後,整個C市的道上格局開始了轉變。
因為朱啟明和王胖子還有李昊這些人的確切訊息,當時還在繼續混當著的小二,任鵬,高老五三個人全都消停了好一陣子,從而躲開了這一次重要的危機,但是在暫時的消停之後,因為趁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建設,許許多多的利益重大的事件全都開始浮出水面,而高老五和小二,任鵬是那個人組成的鐵三角也開始蠢蠢欲動。
這個時候開始逐漸出現在歷史舞臺上的很多有名的人開始嶄露頭角,比如大志說的穆培明等人就是不亞於王明林一樣的存在。
這一天林子正在自己新租賃的公司裡面跟大志看賬本的時候,腰間新買的鳳凰傳呼機想了起來。
林子低頭看了一眼之後笑呵呵的對著大志問道“柏松找我,你說是咋回事?”
“要麼就是開發區規劃的事情有著落了,要麼就是有麻煩!”
“...”林子想了一下之後伸手拿起自己辦公室裡面電話開始撥號。
“喂?明林啊?”
“呵呵...張大少有啥吩咐啊?”
“晚上在鳳凰閣吃口飯啊?我給你介紹兩個朋友認識一下!”
“行啊!真是朋友啊?”
“你看你說啥呢?真是朋友,就在我邊上呢,等你到了我給你介紹了認識認識!”
“呵呵行!晚上幾點啊?”
“晚上七點,鳳凰閣四樓的最大包房!”
“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