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朋友專門吃這路,1020%抽成是常態,編劇經紀公司和編劇公司還不一樣,據我所知國內做這項業務的公司可能不超過20家,專門做編劇經紀和劇本交易的不超過5家。”
“而具備一定寫作能力的編劇至少有幾千人,尤其對於新入行的編劇,經紀公司無疑能解決資源和圈子的匱乏問題,跟新藝人入行差不多。”
“那些知名大編劇更是需要經紀人,不是所有人都有野心想開公司,編劇是創作人才,整天都宅在家裡,商務交給經紀人完善。遇見壓箱底的劇本想要售出,或者活多做不過來時,有人幫忙去整合資源,甚至分包下去找搶手,你懂得。”
步凡很感興趣,追問道:“一個經紀能帶幾個編劇?”
“我朋友手下有七八個,包括王鵬在內的資深老鳥,再多就忙不過來了。”
“剛開始在別的城市,發現這個商機後來京城,幾個朋友成立公司,算是最早的一批創業者,現在混的風生水起。”
“他們團隊內部資源也是共享的,一旦拿到專案會把需求發給所有經紀人,讓每個人推薦合適編劇,以提高推薦成功機率。”
“每週開會交流工作進展,經紀人要向同事們介紹自己簽約的新編劇,最擅長寫什麼型別的本子,讓大家心裡都有數,這樣出去談專案的時候,自己手裡若沒有合適的,還可以推薦其他同事的簽約編劇。”
“今年他們公司簽約編劇超過200位,服務編劇130多個,代理原創專案超過100個。”
見步凡吃驚的表情,繼續道:“全約編劇公司抽取分成基本上在1020%,根據他的知名度浮動。”
“半約編劇只需要匹配專案,全約編劇就得深度帶。不同階段的編劇往往需求也千差萬別。有的希望接更多活,賺更多錢,有的堅決不接定製只接原創。”
“成熟編劇很多專案可能就不接,只做他感興趣的,年輕編劇需要更多成長機會,就沒有那麼挑。”
“這幾年不只是演員片酬,連編劇都一路飛起,小有名氣的衛視劇作品編劇,每集十幾萬輕輕鬆鬆。對編劇經紀公司而言,不太願意接的是網大專案,最頂級的網大劇本也就是10萬一集,通常25萬,20%佣金毛毛雨。”
胡中華喝口茶,分析道:“你也知道原創劇本在圈裡不好出手,尤其是編劇不太出名的時候,金主喜歡直接砸錢買經過市場認證的所謂大IP,隨便改改,找幾個流量就能立項。”
“我經常給他們聊天,按照他們的說法,在劇本型別上,除了喜劇和動作、戰爭題材相對好賣之外,其實並沒有特定題材能夠長期受到青睞,市場往往容易跟風。”
“很多時候遇見什麼題材都先屯著,投資方要什麼都有。聽說最近要衛視電視劇的少,網大去年很好,今年也不行。網劇越來越吃香,大家都開始往裡砸錢。”
“現在他們幾個公司湊在一起準備幹大事,一個是建立編劇經紀體系,做國內最大的編劇資訊庫,把所有人才一網打盡。另一個是確立劇本交易模式,成熟行業化運營。”
“編劇經紀人負責簽約編劇,為其找委託創作專案;劇本經紀人更像是前期製片或者專案總策劃,需要對劇本進行篩選、評估和包裝,比如設計概念海報,做專案策劃書,進行市場和預算分析,然後精準推送給各渠道。”
“因為影視行業的鏈條是斷點式,光提供劇本是不太容易成專案。比如和導演洽談,他們甚至可以提供50個投資公司,20個製片人,可以粘合資源,幫你解決碼盤子的問題。”
“去年策劃一部奇幻網劇,編劇是大學在校生,但劇本題材和概念很好。於是他找到一家影視公司,提供策劃方案,推薦導演,甚至幫忙接洽播出平臺。”
“現金和10%的股權回報,除去付給編劇的稿酬,光一個專案中淨賺百萬。透過經紀人的運作,劇本孵化的成本可以由上百萬降低到十幾萬,當然也很考驗經紀人對專案的判斷以及運營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