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有點處於懵逼狀態的張開泰,步凡無奈,只能更加具體的舉例說明...
“比如當你喜悅歡樂、心情興奮愉快時,肌肉肯定是提氣的狀態,呼吸輕快而順暢。氣憤惱怒時,人的呼吸則有時會出現不順暢的憋氣狀態。”
“呼吸氣流強,衝擊力大,時時發出粗音的喘氣聲,或有聲響的長呼氣。悲哀憂傷時,會出現無力的長呼氣的狀態,並伴有悽切的唉聲嘆氣。”
“而驚慌恐懼時,由於意外的震驚恐嚇,會出現突然半開口的倒吸一口氣,然後引起呼吸節奏不同程度的紊亂,氣息的顫抖等等。”
“所以評價一個演員的臺詞,首先是氣息是否充足,能不能保證聲音的質感,讓觀眾聽起來舒服悅耳。然後才是控制自如,用臺詞以表達各種情緒。”
見張開泰越來越緊張,步凡突然露出陽光般笑容,拿出手機,開啟一段影片道:“知道金傑老師嗎?”
“這是一段電影臺詞,是他針對女兒是否該嫁、以及應該嫁一個什麼樣的人的精彩對白,長達五分多鐘,一鏡到底,有沒有放映機?”
手機太小,把影片傳到電腦,在大螢幕播放,步凡拿著遙控器,慢慢播放道:“在說這段對白時,他面容平靜,眼神清澈,帶著一個父親特有的真誠和坦誠,將自己內心勇敢和盤托出。”
“當分析女兒選擇錯誤的結婚物件時,聲音變得冷靜而沉著;當說到女兒對於自己的生命意義時,幸福感溢於聲音之外。”
“當談到女兒應該找一個什麼樣的男人作為自己的終身伴侶時,聲音激動而驕傲。眼淚湧出眼眶,聲音發顫但吐字清晰。”
“這才是一段教科書級別的臺詞示範,當它一出現,多少人為之感動和感嘆,正是這段深情款款的臺詞為電影添色不少,吸引更多的人去觀看。”
關掉螢幕,步凡繼續道:“知道為什麼科班畢業,作品必須要站在舞臺,真正面對觀眾嗎?”
“因為在舞臺上,演員對臺詞的要求更高,特殊空間環境要求發音必須鏗鏘有力,發音百分百準確,不是每一句話,而是每一個字都要清晰地從自己嘴裡說出去,然後再清晰地傳達到每一個觀眾的耳朵裡。”
“現在好像不瞪眼、不面癱、有表情、能哭已經變成評價某個演員是否有演技的條件?”
“而作為表演的另外一面的臺詞,彷彿正在被從這個標準剝離出去,不知道什麼時候居然成為配音演員的工作?”
步凡說完,無奈的嘆口氣,嚴肅道:“我挺喜歡一個節目,《聲臨其境》!”
“你們可以看看,甚至都不用看,直接閉上眼睛去聽。”
“只要臺詞優秀的演員,有沒有一個演技不過關的?”
“我甚至認為配音演員最為本職的工作應該是譯製片和動畫片,現在為什麼會出現在配這麼多國產電視劇裡?”
所有人沉默不語,氣氛變得很凝重,其實步凡也知道,過度使用配音的問題,演員固然有責任,但劇集生產鏈條上的其他方面也並非全是受害者。
很多戲的劇本本身就有大問題,太爛的劇本沒法演,有些時候其實是演員在替編劇寫劇本。
有些時候使用配音,演員本身也很無奈,片方有預算考慮,經紀公司也有其他的工作安排。
現在越來越工業化、標準化,每個人付出的時間都有限,但這其實也是行業進步的表現。
“今天之所以提這個話題,就是希望你們能引起重視。說句老實話,現在你們還沒有紅,有大把時間提升學習,如果有一天火了,到時候不會,也不可能再有時間和精力去考慮這些。”
三人恍然大悟,尤其是張開泰,趕緊追問道:“您平時是如何訓練的?”
步凡微微一笑道:“現在人的壓力比較大,口腔、喉部、肩膀和胸部都是重點部位,所以總是感覺聲音變得特別緊、特別小。”
“剛開始基本就是訓練用丹田之氣控制音量、音色、音質,把聲音從口腔上顎的激發點,從牙穿到鼻腔,那個聲音出來相對會洪亮,穿透力也強。”
“我有個小秘訣,你們可以試試。幻想當你一個人走在黑衚衕裡,突然發現後面有人尾隨,要對你不利,這時候的呼救聲是最棒的聲音。”
“演員在舞臺上要學會站光位、走排程、找麥。有些舞臺本身沒有麥,有些舞臺有地麥和吊麥,有些是演員身上帶麥,都需要你們隨機應變。”
“比如地麥和吊麥,站位要儘量靠近這些位置。如果離固定麥克太遠或者背對著觀眾,聲音就要大一點。聲音在舞臺的表達過程中其實是打到牆壁上,再反射到觀眾耳朵裡,這就需要用聲音對整個空間做很多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