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語氣中帶著遺憾,高書也明白,這部戲他想要低調拍攝的原因就在這,他可不想因為賺錢而將整部戲弄得不倫不類。
他自己當然懂得什麼地方植入廣告最好,這部戲裡面光是手機的鏡頭就有好多個特寫,奈何沒用啊,根本做不了廣告植入,那是一個還使用諾基亞和西門子老式按鍵手機的時代,這兩個品牌的手機如今都已經被徹底打沒影了,給特寫鏡頭純粹是劇情需要。
第二天一早,劇組的副導演告訴高書,有十幾家媒體要採訪他,其中不乏幾個知名媒體,附帶的,還告訴他,樓下一大早就有粉絲和自媒體聚集過來等著。
一個人,影響一部戲,高書沒有跟這樣的超人氣演員合作過,這一次算是見識到了。
結果,他又一次錯了。
他所看見的,只能說這才哪到哪!
才只是開始,他昨晚和今早看到的不過是九牛一毛,接下來一段艱苦拍攝的歲月,才讓他真真正正體會到人氣帶來的拍攝煩惱。
能想象粉絲的熱情會達到劇組半夜拍攝行駛車輛的戲份都要跟隨嗎?
以前高書不要說見過,就連聽都沒有太聽過這種事情。
當然高書以前也沒機會和當下人氣明星合作過,不然他保管會覺得,這種小兒科的事情,完全就是小菜一碟。
還有更大的場面沒見過,高書完全是沒見過世面罷了。
當然在這裡多餘的話先不說,話題先回到步凡這邊,看見步凡帶來的騷動,高書今天這才見識到了,何為流量明星。
那輛麵包車在這座城市成為了熱門的紅車,娛樂新聞上了,各種短視屏平臺的熱門作品也上了。
劇情裡是變換車牌照來躲避追捕,現實裡要遠比劇本設計精彩多了。
奈何面對著粉絲們的熱情,這些招數都沒有任何用處,每一天的拍攝都需要付出大量額外的時間、人力,才能完成一場戲一段劇情的拍攝。
高書看此甚至想過換一個城市去拍攝,那樣耗損的費用似乎比可以預見的大量消耗要小得多。
最後還是請動相關部門出面,步凡代表劇組舉行了一場媒體、粉絲見面會,正式的對這部戲進行一些官方問題的解答。
強調這將是一部紀實題材的偵破題材電視劇,現場主持人還專門就步凡飾演劇中反派角色表示感謝,感謝他為了藝術創作所作出的犧牲和努力。
現場只是十天增重十斤這件事,便足以讓媒體和粉絲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滿足。
增重,剪髮,在現場活動的安排下,就連抽菸這件事,也轉換成為了拍戲而學習的技能,對於步凡這種老煙槍,都刻意隱藏起來。
見面會之後,情況稍有好轉,可劇組依舊每天需要十幾名安保人員,一旦是外景拍攝,增加一倍是常有的事情。
讓很多人都不得不感慨,關於流量人氣這種事,如今真沒有一個相對範圍的評判標準。
要說步凡取得了多少成績、擁有多少資歷、有多少好的作品,也沒什麼,但在當下圈子裡就流行這樣一種生態環境,人氣爆炸這四個字,有時候並不針對超級巨星。
就像當年的現象級藝人春哥哥,不過是一場選秀比賽,能讓一群粉絲喊著從來沒有聽過這麼好的音樂。
扯淡都沒有邊,那時候春哥哥有自己的音樂嗎?
還都是唱別人的歌曲而已。可紅這件事,是沒有道理的,紅多久,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