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去年有衙門的衙役過來村子,將煮熟蚯蚓養雞的方子告訴他們。
這一問,才知道所謂的蚯蚓就是他們村的長蟲,還說已經有不少村子開始用這種方子養雞了。
想著縣太爺沒必要騙他們,他們便開始用煮熟的蚯蚓養雞。
果然,這方子還挺管用的,養得雞又大又壯。
這訊息一下子振奮西石村所有村民了。
漸漸的,每家每戶家裡的雞逐漸越養越多。
而且,西石村也沒出現爭搶挖蚯蚓的事情。
畢竟他們村子別的沒有,就是蚯蚓多。
以前他們翻開石頭見到蚯蚓別說有多討厭了,如今他們恨不得石頭底下的蚯蚓多一些。
見所有人茫然的模樣,那村民搖搖頭,“你們怎麼都忘了啊,去年那官爺不是說這養雞的方子是從杏花村傳過來的嗎?”
被這麼一說,不少村民齊齊恍然大悟,若沒有人提醒,他們還真將這一檔子事給忘了。
“當時那官爺說這養雞的方子是杏花村一個叫牛大力的人傳出來的,難怪我之前聽這名字有些耳熟!”
一時間,眾村民驚愕不已。
這麼說起來,老夏家外孫還是他們的恩人了。
“這算什麼,你們還記得去年跟咱們六文錢收雞蛋的人?”之前那村民又道。
“記得啊!怎麼了?”
“你們看那收雞蛋的人坐的那頭牛是不是這頭?”那村民指著大黃道。
“我去,你不說我還真沒發現,這頭牛就是去年收咱們雞蛋那個人的大黃牛。難道這頭牛是老夏家外孫借那人的?”有人失聲道。
“什麼那人的?你沒聽那人說他不過是幫人幹活的?”那村民白了那人一眼道:“而且那人收雞蛋是做茶葉蛋,咱們開原縣最好吃的五香茶葉蛋就是他們家做的?”
“我也聽那人說過,要不是因為做五香茶葉蛋的人,我們村的雞蛋只怕不好賣!”
眾村民議論開了。
他們村養得雞最多,每天看著母雞生蛋是一件最開心的事情,但讓他們萬萬沒想到的是雞蛋突然變得不值錢了,這讓他們措手不及。
甚至時不時有奸商以兩文錢的白菜價要收他們村的雞蛋,但他們哪肯啊,兩文錢,還不如留給家裡的孩子補身體呢。
可見到那麼多雞蛋沒賣,他們心裡又是失望又是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