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蘭覺得有道理,他們又沒偷又沒搶的,不過是修建個屋子怕人說什麼?
更何況,修建房子比重建在花費上面少上許多,村裡許多人家很少會有重建屋子的,除非是家裡人實在太多,這才會買下週圍少許土地,加以重建。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牛大力在村裡四處找人修建屋子的訊息漸漸傳了出來。
讓李香蘭有些意外的是村裡不少婦人非但沒有背地裡議論,而是滿臉笑意的向她道福,說她是個有福氣的。
甚至還夾雜著一些女子們慣常的害羞話,說得李香蘭一陣面紅耳赤。
別看如今李香蘭是有兩閨女的婦道人家,其實不僅是李香蘭,許多年輕的婦人對於羞羞的事情,還是挺難以啟齒的。
古代行事單一,毫無技巧,大多數人家都是燭火一熄,屋裡黑燈瞎火,能看見個啥。
當然,也不是說古代所有人都不懂情趣,一般而言,達官貴人,土豪劣紳還是很有格調的,鴛鴦戲水,林中彈琴,屋裡逗鳥都體現了高格調。
只是普通人家哪有這嫌功夫啊,每日有忙不完的活計,到了休息時間,自然只想早點休息。
“香蘭啊,你家修屋子還找人不,我家那口子最近挺閒的,要不去你家幫忙?”一名挺有富態的婦人笑道:“不用你們出錢,就是鄉里鄉親幫忙。”
這富態婦人說起來還是村長王青陽的堂嫂子,李香蘭一般稱她為王大娘。
李香蘭原本以為王大娘是想讓她家男人過來做短工,可王大娘接下來的話,讓她聽愣住了。
“大娘說笑了,怎能讓叔白過來幫忙啊。”李香蘭搖搖頭道。
“客氣個啥,那蚯蚓養雞的方法,我還沒謝你呢?你可不知道我家養的雞,原來才兩斤多,現在都三斤多了!要是再養個把月,少說也有個七八斤!”王大娘笑得合不開眼。
周遭的婦人臉上也帶著喜色,連連附和,說什麼也要讓她家那口子免費過來幫忙。
以前她們養的雞都是瘦巴巴的,品相又不好,根本沒辦法拿到鎮上裡賣錢。
可自從蚯蚓養雞後,家裡的雞越養肥,品相還越來看好,說不得拿到鎮上集市裡賣,一隻雞少說能賣個四五十文,這可是一筆意外的收入。
甚至有不少人家已經開始盤算多養些雞了。
李香蘭總算是聽明白了,原來鄉親們是想感謝她,她搖搖頭,趕忙拒絕了身邊婦人的好意,“謝謝嬸子們了!只是家裡的事情都是大力哥做主,你們也知道大力哥為人,哪能讓叔伯們白幫忙!”
一眾婦人想了想,認同的點了點頭。
或許別的人家恨不得有人免費過來幫把手,可牛大力和其他人不同,那憨厚的性子只怕死活也不會讓他們白幫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