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都散了,莫在廣場聚集,吵吵鬧鬧的成何體統?”
“是,執掌。”
一旁打坐的青衫居士猛然間睜開眼,臉上露出了不耐煩。
這群外門的小子,天天就知道湊熱鬧,看來最近是太輕鬆了一些。
嚇得人群四散開來,再待下去,海巖師叔的手段,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眾人邊退邊不時的回頭觀望,或是躲在一角,看著這群歸來的內門弟子,眼中帶著羨慕,帶著感嘆,帶著疑惑。
見眾弟子已散,做為外門執掌的陸海巖睜開的眼睛並未閉合,同樣朝著歸來的內門弟子掃去。
嗯?同去的樊雲小子怎麼沒有一起回來?
仔細觀察了好幾遍,還是沒有發現他的身影,心中好生納悶,但並未說什麼,又重新合目打坐。
玉水吞山,
滄海流長,
樊流雲,原名樊雲,入得內門,正趕上“流”字輩,師門賜字,改名樊流雲,這不僅是恩賜,更是榮耀,也是外門與內門最好的區別。
一道山門,天地之差。
守山弟子,不入山門。
這是百川海歷來的規矩,外門弟子打根基,為儲備,平日裡除了做做雜工,守衛劍武廣場,其他時間都是各自修煉,所以時間倒還比較寬裕。
可一道山門兩片天,靈氣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所以外門弟子大多都是化氣修為,只有少數人達到聚氣境,算起來還當不得真正的百川海弟子。
除了家境稍好一些的能自帶靈劍,大部分都赤手空拳,根本看不出這是劍修。
這也是許多大門派常見的事情,修仙者眾多,也不是什麼人都有資格入門拜師的,上山三年外門築基,若是不能,便要打包回家了。
當然還有一種,像流雲這樣的,達不到築基沒關係,每年的外門比武前三名,也是可以破格錄取為內門弟子的。
而內門也僅僅只是開始,想要與擎流宇一般成為親傳弟子,那就不僅僅要看實力了,天賦才是首選
八十一級高臺分九階,代表了九個不同的境界,憑實力向上攀登。
兩側便是內門弟子各自的修煉之所,此時很多聽到聲響的弟子走出洞邸,好奇的看著試煉歸來的師兄弟們。
修煉非常考驗一個人的心性,日復一日,枯燥又乏味。
都是少年,所以門派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引起極大的關注。
領先一步於外門的內門弟子,在好奇心這點上也並沒有強出多少,很快石階兩側也圍滿了人。
離開時萬眾矚目,歸來後狼狽不堪,一向驕傲自我的擎流宇怎麼能受得了?
略顯蒼白的冷峻面容更掛上了一層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