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確定下目標,人有了目標才會有前進的動力,動力會隨著時間的積累越來越盛,終有爆發的那一刻...
洞人族終於決定排出萬難遷移,全族上下上幾千人一路上歷經千辛萬苦,他們過雪山,趟大河,斬妖獸,打倒了求生道路上的一切阻礙。
無數的族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才最終堪堪到達中原地區。
此時,他們的人數已經只剩下寥寥的千餘人,而中原地區又是人口密集的地帶,他們的身形外貌差別太大,很容易被當成異類被誅殺。
他們只得繼續向東,再次有許多人掉隊,才最終走到東域泰雲山安定下來,幾代人的心願得以完成,眾人喜極而泣。
經此大劫,他們唯有閉山不出,休養生息,充分享受到了安居樂業,這全是先輩們的恩澤。
同時,他們又發現泰雲山脈藏有豐富的鐵礦,可以打造盔甲,鋒利武器,經過幾十上百年的發展,實力漸漸強大,比鼎盛的時期有過之而無不及,大部分族人對現在的生活非常滿意,希望可以一直這樣生活下去。
人的野心會隨著實力的增長而增長。
一部分族人開始不甘心只生活在深山裡,開始頻繁的接觸外界,他們見識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中原地區的繁華,嚮往的種子生根發芽,會漸漸讓人無法自拔。這也讓世人許多都知道了洞人族的存在。
團結的洞人族已然分成了兩派,固守派和激進派。
矛盾就此出現,越來越無法調節,最終爆發了內亂。
曾經歷經磨難的民族再一次迎來了巨大的劫難,同室操戈,兄弟相爭。
固守派人數眾多,激進派多青壯,兩方勢均力敵,無數的族人因此喪命。
最終固守派憑藉人數的優勢打敗了叛亂的族人,其本身也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但念在同族之情,並未將他們趕盡殺絕,只是將他們打散。
最終,是仁慈使得他們變成了現在的這個樣子,老弱婦孺皆不留,全部被滅族。
是叛亂的族人復叛?還是他們勾結外人乾的?現在都不得而知了。
逃散的洞人族也都隱姓埋名,融入東域大大小小的部落,不敢再稱洞人族,經過了這麼多年,血脈早已斷了,不復存在。
或許他們叛亂的那一刻起,就已經不能稱之為洞人族了!
一代輝煌的民族沒有屈服於命運抗爭的道路上,而是消亡於自相殘殺的慘劇中。
可悲!可嘆!
傷感的情緒一旦爆發,人很難自主的控制它,雖然都清楚這是非常糟糕的…
就像木三和王瑜現在,他們改變不了什麼,什麼也做不了,連他們的名字都不知道,甚至民族是不是洞人族都不清楚。
人力有窮時,只能默默地祈禱,那些殘存下來的族人能將先輩不屈的意志傳承下來,在幾世之後,當沒人記得他們曾經存在過,還能保留一絲精神,也算是贖了些許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