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吹拂著一朵朵雪花飄蕩在天地之間,皇宮幾座大殿上的琉璃瓦漸漸覆上了一層白紗。
下方殿宇之中,熊熊燃燒的炭火釋放著源源不絕的熱量,殿外雖然寒冷,殿內卻溫暖非常。
慶帝穿著單衣,髮絲稍有些凌亂的半靠在椅背上,神情慵懶而隨意,眉眼間那股子睥睨天下的神采卻也頗為惹眼。
身為整個慶國的最高掌權者,這些日子以來,他自然也敏銳的察覺到了慶國由下自上發生的一些變化。
民生經濟姑且不論,他明顯察覺到,整個慶國似乎在漸漸的被一張大網緊緊的捆在一起。
政令的反饋速度比起曾經,快了起碼超過五成。
身為皇帝,他很清楚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皇權得到了極大的延伸和增強。
往日,一道政令下發至全國各地,至少需要半年甚至數年的時間才能有陸陸續續的反饋傳到京都。
隨後經過一次次的修改和調整,一個政令真正的實施下去,少說也要數年之功,而真正想要見到成效,則是一個更加漫長的時間。
而隨著郵政的擴張,以及報業的發展,不論是政令的傳達速度,還是深入程度,都遠超以往。
皇權不下鄉。
這是許多朝代都會面臨的問題。
一個是因為鄉野之民文化程度不高,一個則是因為地方豪強把持了鄉民的資訊渠道。
再加上天高皇帝遠,交通不便。
以至於,他們可以輕易的將一個政令改易為對他們有利的模樣。
發揮文字的博大精深,完全違背這個政令最開始的初衷。
但郵政和報業聯手之下,卻強行的粉碎了這一道封鎖線。
讓無數人知曉了這天下之大,知曉了每一道與自身息息相關的政令。
而皇帝治理天下的權力從何處體現,便是出自中樞的這一道道政令。
政令暢通,自然便意味著皇權的加強。
“郵路,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