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以林若甫的威望和人脈,甚至有機會動搖太子之位。
這老狐狸滑不留手,他自然只好對其子侄下手。
所以基於此,前身對於林珙向來是頗為容忍。
如今,久等不下,竟直闖後殿,倒也是可以理解。
甚至,前身若在,只怕還會寬慰著對方几句。
然而,如今他對於林珙這等蠻橫的舉動卻頗有幾分不喜。
如今,他乃是太子,林珙雖說是宰相之子,卻並無官職,也無功名,說句不好聽的,只是一介草民。
如此舉動,屬實有些放肆。
更何況,他對於林珙印象也並不好。
從兩年後,範閒入京都,此人聯合長公主策劃的牛欄街刺殺一案就可以知道,不論他如何拉攏,林珙所站的一方都是宰相府。
牛欄街刺殺一案明明並非太子主使,而是林珙一方面想要除了範閒,幫長公主奪回內庫。
一方面想要藉此事抹黑太子,令太子陷入某種不安定的風言環境之中,逼著東宮重新建立與相府之間的緊密關係。
這才和那名為吳伯安的謀士一同策劃了牛欄街刺殺。
其實,從後續的發展也可以看出,二皇子藉著邀請範閒入府的名義,一方面將範閒引入牛欄街,一方面卻又以這種光明正大的姿態擺脫了他在那一次刺殺中的嫌疑。
從而將所有懷疑的目光都落到了太子的身上。
而這一點,不論是當時的林珙,長公主,還是二皇子都看的很清楚。
他們雖然各有各的目的,但也因此,完成了一次幾乎天衣無縫的配合。
於是,太子成功背鍋,若非林珙突然被殺,太子藉著此事闖入監察院,將事情鬧大,最終以對北齊出兵落下帷幕。
怕是當真要背上一個勾結外敵,謀害重臣之子的罪名。
如此一來,太子之位必定不穩,只能去依靠長公主以及宰相府的庇護。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一瞬間,李承乾腦海中想了許多,於是看向林珙的目光便更冷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