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提起
“王道”大部分指的是我們自己喜歡的人、事、物。而
“霸道”基本上是用於形容某人或國家、政黨的蠻橫不講理的態度。很少人直到這兩個詞其實古代並不是如今的意思,有時在看古書或歷史書籍時看到這兩個詞語都感覺混亂,更別說知道
“王道
“的反義詞居然是”霸道
“了。
“王道”,指的是依據正義和仁愛來行政,其核心是以道德與仁義為基礎,實現國家的治理。
與之相反是同時期法家韓非主張的
“霸道”,即以武力與權力壓制民眾、統治人民。以力服人和以理服人,是兩者的根本區別而言。
大部分人對
“王道”中的
“王”的理解是
“君王”、
“帝王”或
“霸王”,其實這是個誤解。
“王道”中的
“王”和前面的幾個
“王”完全無關,它取的是其字代表的意思:上一橫代表天,中一橫代表人,下一橫代表地,一豎代表天地人合一的概念。
儒學追求自我修身成己,進而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物,要達到最高效果必須天時地利人和,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王道。
“王道”一詞,最早見於《孟子》。孟子說:“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