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驚鴻看向扶蘇,問:“你知道發大財的機會在哪嗎?”</br>扶蘇無奈地看著趙驚鴻,“大哥,非要這麼算嗎?”</br>“那是自然!”趙驚鴻道:“忘了我之前怎麼教你的,一切都是一筆經濟賬!殺人放火金腰帶,燒殺搶掠是最賺錢的!”</br>“這些家族,就是碩鼠,他們搜刮百姓那麼久,我們搜刮一下他們怎麼了?這還沒打仗呢,真到了打仗的時候,我還需要理由,直接摘了他們的腦袋,抄了他們的家!”</br>扶蘇無奈,“大哥比我心狠。”</br>趙驚鴻沉聲道:“心不狠站不穩,有時候,就是需要一些手段,否則的話,單憑咱們老老實實做事,能夠多少成果?古今成大事者,誰沒有點手段?誰手裡不沾染鮮血?”</br>“你看你父皇,他能夠成就今日之偉業,手底下的人命少嗎?”趙驚鴻問。</br>扶蘇一陣沉默。</br>他明白,這些道理他都明白。</br>只是做的時候,於心不忍。</br>“所以啊!”趙驚鴻拍了拍扶蘇的腦袋,“你不願意做,我做便可!”</br>說完,趙驚鴻眸中滿是堅定,眼底還有一抹寒芒閃爍。</br>他前世生活的時候,更加和平,別說殺人了,連只雞都沒殺過,但為了生存,只能狠!</br>這時候,林瑾搓著手走進來,鬱悶道:“大哥二哥,那個李右的嘴是真硬啊!非要說見陛下,說自己願望,這麼多天了,一點資訊沒透露出來。”</br>趙驚鴻給林瑾安排了任務,時不時地審訊一下李右,也沒讓林瑾用刑,所以審訊進度比較慢。</br>“其他人呢?”趙驚鴻問。</br>林瑾道:“其他人交代了很多,但都是一些小事,想要扳倒李右,不太可能。”</br>趙驚鴻笑了,“我又沒想著扳倒李右,只是李右影響了咱們的計劃而已,要是他沒什麼問題,等上郡的事情解決完,還是會讓他回去的。”</br>“哦!這樣啊!”林瑾道:“我以為什麼不得了的大事呢,那咱們豈不是冤枉他了?”</br>“冤枉是不可能冤枉的,手底下乾淨與否的問題而已。”趙驚鴻隨口道。</br>扶蘇蹙眉看著趙驚鴻,“大哥,若李右什麼也沒做,他只是貪心權利,咱們這樣做,會不會讓其寒心啊?”</br>趙驚鴻看著扶蘇,“冤枉又如何?不冤枉又如何?咱們又沒殺他?古今成大事者,擋我者死!他擋了咱們的路,我只是關他幾天,若他真的無辜,還會放他回去,他有何損失?而且我還現場教學,教他怎麼做一個父母官。”</br>“等他回去的時候,重新做他的郡丞,而且上郡被張良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富足,他還要感謝咱們的。”</br>“你以後是要做君王的人,不能抱著寧可自己受委屈,不讓臣子受委屈這種心態。而且,李右並非什麼好人。他此次來上郡所意為何?”</br>“給你推薦司馬無歸只是其一,是他發展自己勢力的一種手段罷了。其二,便是來奪權的,他雖為郡丞,但是卻想要郡守的權利。想要架空濛恬,想要架空你。”</br>“一個想要奪權的臣子,已有取死之道。”</br>“若有朝一日,不管是我,亦或者張良、林瑾,想要架空你的權利,到時候,你也不可手軟!因為,你是君王,要始終掌握絕對的掌控權,否則,大秦危矣。”</br>“就如同你父皇和呂不韋一樣,若你父皇被呂不韋架空,朝堂之上,皆是呂不韋的人,你父皇的詔令不可出咸陽宮,那又會是怎樣一幅景象?”</br>扶蘇蹙眉,“我相信大哥三弟四弟絕對不會做出這種事情。”</br>“自然不會!我只是提醒你,不管是誰,不該碰的權利不要碰,如同龍有逆鱗,觸之即死。”趙驚鴻道。</br>“我明白了!”扶蘇點頭。</br>……</br>轉眼又過了幾日。</br>上郡百姓,基本上都領到了衣物,還有一些偏遠的村落,尚未能發放完畢。</br>這一日,上郡城內,又張貼了一張告示。</br>上郡百姓也知道,只要張貼告示,必然有大事發生。</br>百姓們紛紛湊到了城門口,觀看上面的內容。</br>有讀書人看了,不由得連連驚呼。</br>“瘋了!這年輕的郡守是瘋了嗎?那可是火爐啊,聽說一個火爐就要售賣兩千錢!這是要免費發給上郡百姓?”</br>“這需要投入多少錢財?封了!這是要徹底封了!”</br>“這是扶蘇公子要做的,扶蘇公子真乃當世聖君也!”</br>百姓們見這些讀書人這麼激動,紛紛詢問怎麼回事。</br>有熱心的讀書人對百姓解釋道:“上郡要給百姓們發放火爐,就是前段時日在上郡售賣的那種,一個火爐就要兩千錢呢!只要是上郡百姓,憑藉戶籍,前去郡守府,皆可一戶領取一個火爐,需要押金一百錢。待冬日過後,只要火爐不是損壞太嚴重,就可退換押金。”</br>百姓們一聽,都震驚了。</br>一個火爐兩千錢,竟然要免費給他們用。</br>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一個宛若山頭般的餡餅啊!</br>他們都不敢信。</br>“這是真的假的?”</br>“兩千錢啊,給我我也不敢用啊!”</br>“萬一被人偷盜走了怎麼辦?”</br>“就是啊!就算給我們火爐,我們也燒不起木柴啊,這一個冬日燒下來,豈不是要傾家蕩產。”</br>也有人知道石涅的事情,說道:“石涅那麼貴,我們根本用不起啊!”</br>讀書人說道:“這點扶蘇公子和張良郡守也為大家想到了,憑藉戶籍證明,每月可以二十錢一石的價格,從郡守府購置一石的煤餅,跟石涅差不多,耐燃,可取暖,可做飯。”</br>“若是沒有錢的話,可以在郡守府報名,前期以工抵債,去勞作換取煤餅。就算交不起押金,也沒關係,只要去參工,七日便可抵扣押金,並且每日可管兩頓飯,且有地方居住。”</br>“就算以工抵債,前去勞作,也可一日兩餐。”</br>聽到這話,百姓們沸騰了。</br>“扶蘇公子仁慈!張良大人仁慈啊!不愧是咱們上郡百姓的父母官啊!”</br>“嗚嗚!扶蘇公子和張良大人對咱們實在是太好了啊!”</br>“為何要對我等草民如此好,我們該如何回報,如何回報啊!”</br>許多百姓不語,只是跪下來磕頭,不斷磕頭,以表感謝。